一位来自镇江的“民间艺人”,用画笔带你穿越古今。由镇江博物馆、上海交大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山河敦 邦韵深——戴敦邦的诗画中国”特展日前在镇江博物馆开展。
中国的诗与画,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到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在千年文脉中,早已血脉相连。“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成为中国古代诗画艺术的重要特征。据介绍,祖籍镇江丹徒石马的戴敦邦先生,自号“民间艺人”,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绘画大家。他从年少自学绘画起就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创作道路上更是自发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潜心创作了《红楼梦》《水浒传》等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的经典人物形象。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戴敦邦先生首次融合唐宋诗词与绘画艺术,绘创出唐宋诗意图156幅。这些作品色彩淡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笔法上,线条流畅,以简驭繁,渲染有度,展现了唐宋诗词无限的审美空间。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戴敦邦先生首次在家乡举办个人作品展。展览精选了戴老匠心独运的唐宋诗情词意图81幅,作品将唐宋社会山河的壮丽、田园的优美、羁旅的愁思、离别的哀怨、边塞的苍凉、战争的残酷、民生的疾苦等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作品中还藏有多处诗词里的镇江地标,从《芙蓉楼送辛渐》到《题金陵渡》再到《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这些更是戴敦邦先生对家乡故土的深情回望,让人于墨色氤氲间吟诵诗词游览镇江。
从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迈,到李清照“绿肥红瘦”的婉约,戴敦邦用半世纪的艺术坚守,让沉睡的诗词在宣纸上苏醒。跟随这位当代艺术大师的丹青妙笔,漫游画卷之间,共赴这场诗与画的千年穿越之旅吧!
展期至8月1日,免费!身份证免预约,速来!(尹悦 记者 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