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4月26日,一场由昆山市公安局主办,交汇点新闻、中国江苏网支持的以“全民心防 共筑平安”为主题的安全宣教活动正式拉开昆山全市反诈创安宣传月的大幕。活动现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和江苏反诈网联合创新推出的全国首个反诈数字服务平台“反诈智立方”互动摊位人气火爆。市民朋友们热情高涨,踊跃参与防诈问答,不仅领取到了精美的纪念品,更是收获了满满的反诈小知识。

反诈是一项全民工程。作为全国首个“三位一体”反诈数字服务平台,反诈智立方融江苏反诈网、交汇点新闻江苏反诈数字服务平台和警方短信提醒三大平台于一体,集齐资讯池、警示录、志愿帮以及反诈行四大板块。截至目前,日均活跃度达到150万—250万人次,旨在全方位服务全民反诈行动,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哪个电话号码是常见的诈骗电话前缀?”如果有同学或朋友在QQ上问你借钱,你应该怎么办?”一口气答对十道题的高中生小林(化名)告诉记者,自己在生活中也接触过类似的电诈案例。“之前我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些‘高仿号’,和我朋友的账号ID、签名包括地址都几乎一模一样。对方会模仿我朋友的口吻向我借钱。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再去和朋友本人确认一下,所以没有被骗倒过,并且学校平时也会组织一些反诈教育课程。”
随着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发展,电诈的手段也层出不穷,对民众的反诈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反诈智立方凭借智能化、精准化和互动化的手段实时传递反诈信息,为民众织好数字反诈的安全网,也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从事个体户经营的徐女士说道:“我们现在就经常接到电信诈骗的电话,有时候确实令人防不胜防。希望今后能举办更多类似的反诈知识科普活动,让我们普通人都能绷紧心中的这根弦。”

记者在现场还注意到,本次活动还专门设置了特警、交警与水警的互动区域,通过“集章打卡”动员现场市民积极参与到交互式宣教中来,并将反诈知识嵌入“反诈锤锤乐”、真人CS等趣味小活动中,依托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市民朋友们掌握平安知识。“平安舞台”上,朗朗上口的反诈歌曲吸引不少观众跟着节奏哼唱“未知链接不点击,转账汇款要警惕”。在互动剧《和小哪吒一起学反诈》中,当平安志愿者扮演的“哪吒”用三头六臂拆解诈骗套路,引来了现场小朋友们的阵阵喝彩,将整个剧情推向高潮。

“此次在节目设置上,我们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通过老少咸宜的方式,力求做到反诈知识的入脑、入心。”昆山市公安局民警陶奕介绍。
与往届活动不同的是,此次活动除了位于娄江码头的主会场,还在昆山市巴城老街设置了专门的分会场。昆山市公安局巴城派出所联合镇社会治理办公室,巧妙利用老街影视拍摄地的独特氛围,将反诈宣传融入怀旧场景,打造了一场沉浸式防骗教育体验:“50年代”供销社门口,身着复古蓝布警服的“民警”手持老式喇叭,向围观群众揭秘“假票证诈骗”的历史案例;“60年代”商店前,“治安员”用搪瓷缸和粮票道具,生动讲解现代“养老理财”骗局的新套路。

“分会场选址巴城老街,也是为了抓住电视剧《北上》的余热未散。让游客们在游览打卡老街取景地的同时,沉浸式学习反诈知识。”巴城派出所民警邢嘉告诉记者。
据了解,即日起至5月底,昆山公安还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2025“全民心防”反诈创安宣传月活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集中宣传、精准宣传、持续宣传,让反诈创安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渗入千行百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晓雨 徒滢/文 韩军/视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