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0日至4月26日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记者从4月25日江苏省公安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统筹打击与保护、预防与服务,共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885起、抓获5330人,破获公安部督办案件22起,43次收到来自企业的致信感谢。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侵权盗版等多发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态势。省公安厅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总队总队长刘庆阳介绍,去年以来,紧盯安全生产领域侵权假冒犯罪,全省公安机关以电动自行车、消防器材等9大类问题多发产品为重点组织专项打击,连云港、淮安等地打掉13个制售假劣灭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水带犯罪团伙;加大对侵犯贺岁档、暑期档等热映影视作品版权犯罪打击力度,捣毁侵权网站、APP62家,查获盗版影视作品120余万部;紧盯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及时侦破一批侵犯芯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其中苏州侦破的某科技公司被侵犯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为企业挽回损失8000余万元。
去年常州某知名电动自行车企业向警方反映,有网店在销售假冒该公司的电动自行车配件。警方经深入侦查调查,发现这些假冒电动自行车配件产自河北邢台某地。犯罪团伙通过购买廉价无牌的电动自行车配件,贴上伪造的品牌标识,冒充正品在网上大肆销售,涉案金额较大。去年12月,常州警方赴河北邢台开展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查处生产、销售假冒电动自行车配件窝点4处,现场查获假冒某品牌电动自行车配件数千件(套),相关假冒品牌标识上万个。
常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支队长余志健介绍,侵权假冒电动自行车标识及相关配件类案件涉及的制假售假环节多,从生产源头到中间批发,再到销售终端,最终经由线下或线上平台流入普通消费者手中,整个链条环节众多,地域跨度广。并且此类案件的生产、组装、贴标及销售等环节通常由不同团伙承担,分工明确且相对独立,隐蔽性强。由于其生产销售假冒电动自行车标识及相关配件,特别是电池、电机和线路等关键部件,缺乏原厂严格质量控制和验收程序,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后,不仅损害正规企业声誉和经营,还极易引发交通、火灾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警方将予以常态重拳打击,2024年以来已成功侦破相关案件3起,捣毁犯罪团伙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捣毁生产、销售、仓储窝点12处。

以打促防、以打促治。去年以来,江苏公安机关先后会同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组织开展燃气灶具、电动自行车、消防产品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筑牢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屏障;牵头组织版权、文旅等部门共同推进全省著作权保护联勤中心建设,推行“公安+行政”著作权保护新模式,通过数据分析推出线索200余条、转化立案14起。去年9月,省公安厅组织南京、镇江、泰州、淮安、苏州等地公安机关密切协作,破获一起特大制售盗版教辅图书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0名,打掉盗版图书印制、仓储、销售窝点40处,查获各类盗版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200余万册,涉案金额2亿余元。
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和竞争力所在,其保护力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创新成果的安危。为切实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特别是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打击力度,2023年底,省公安厅联合省法院、省检察院制定出台全国首个《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指引》对15类问题提出指引,精准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在此基础上,省公安厅又连续出台《关于改革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接报案与立案工作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立案和强制措施审核审批规定》,及时统一执法标准,有效破解执法难题。
实际工作中,警方发现,企业遇到商业秘密被侵犯时,往往不知道如何报案,报案时要提供哪些证据。同时,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专业性较强,基层办案力量不足,会影响受案效率。苏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支队长杨钧介绍,为破解该难题,自2023年7月起,苏州市公安局积极推进完善商业秘密受立案试点工作,在全省公安机关首推侵犯商业秘密案件预约报案机制和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目前苏州已建成10家侵犯商业秘密预约报案服务中心,都建在离群众最近的接报案中心,离企业最近的工业产业园,覆盖所有县区板块。
“我们首先明确派出所不再受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统一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受理侦办。”杨钧说,环食药侦部门会有2名专职民警在3个工作日内与报案人预约,出具《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预约受案须知》,让报案人有针对性准备报案材料;对报案内容不明确或者报案材料不全,影响案件性质认定的,出具《商业秘密受案补充材料告知书》,一次性告知报案人。自侵犯商业秘密预约报案机制运行以来,苏州累计侦办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人,帮助企业避免经济损失超20亿元。
“通过对近年来公安机关侦办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分析,从商业秘密涉及的领域看,涉及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分别占70%和30%,还有个别案件两者都涉及;从涉及的环节看,商业秘密被侵犯发生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其中发生在研发环节的占44%,销售环节的占37%,生产环节占19%。”郑兆利说,建议广大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要注重商业秘密的自我防范和主动保护。要主动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规划和同步推进,每一项技术创新方案都需要同步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有的可能是专利保护,有的是商业秘密保护或者著作权保护,要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落实不同的保护责任,始终坚持防患于未然;选择采取商业秘密保护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尤其是企业研发最新成果和重要经营信息,要根据重要程度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并相应采取人防、物防和技防等措施,力争做到万无一失;设立专业机构、安排专门人员,尽可能让专业人干专业的事。“实践中,少数企业由行政、法务人员等代理商业秘密保护的做法不可取,他们难以有效承担商业秘密管理和事后维权职责。”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省公安厅对全省“专精特新”“独角兽”“瞪羚”企业建立重点保护名录,无锡公安机关在全市支柱产业、领军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构建“预防—打击—挽损”全链条保护机制,获评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典型案例;常州公安机关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开展商业秘密风险“体检”,帮助企业堵塞安全漏洞,更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