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大会,为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按下“加速键”
2025-04-23 21:18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燕钰,黄泽文  
1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4月23日,2025年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主题活动在安徽省滁州市举行。

会上,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分别发布了2024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及长三角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三省一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为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一盘棋”按下加速键。

联动协同,结出知识产权保护“累累硕果”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同样,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在区域合作与发展中也正不断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过去一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在联动协同中充分发挥交流合作——

沪苏浙皖四地知识产权部门签署《长三角地区暨中部六省专利产业化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知识产权交易一体化合作备忘录》《长三角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合作备忘录》;

上海海关与长三角海关加强协同,形成《长三角海关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工作重点任务(2024—2026年)》;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持续推进专利转让许可工作,牵头组织召开长三角跨区域专利转对接活动,会同科技、组织、教育等部门举办2024年“专利拍卖季”品牌活动,开展产业专对接活动;

浙江与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广东五省市高院签署共享协议,向全国辐射数字化改革红利,入选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

交流合作结出累累硕果。2024年长三角专利授权量为115.05万件,占全国专利授权量的32.29%(全国356.3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9.78万件,占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的31.74%(全国93.82万件);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4.53件,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5.87件(全国14件)。

为加快推进长三角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机制构建,形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生态圈”,发挥“一站式”保护综合效能,会上,三省一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签订《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备忘录》,将围绕建立快速预审服务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快速维权服务、开展专项信息分析研究、建立资源互通共享机制、开展宣传培训和业务研讨等5方面,开展协同合作,共同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推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疏通企业发展“活水”

“上海高标准推进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试点,截至2025年4月21日,平台共受理登记申请409件,发证285件,其中,有243个数据产品实现许可收益20.66亿元;161个数据产品在各交易机构挂牌交易,交易总额33.53亿元。”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芮文彪介绍。

2024年,上海全市专利授权量15.0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07万件,同比增长14.28%;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6822件,同比增长10.3%。截至2024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27.87万件,同比增长15.44%。过去一年,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制定《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上海市深化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对标改革,和上海大学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紧缺型专利实务人才等2个案例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上海知识产权制度保障持续加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有效途径。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介绍,截至2024年底,围绕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江苏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支持建设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25个,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31亿元,孵育了一批支撑产业自主可控的专利培育载体,打造了一批高价值专利或专利组合,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和模式。在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的带动下,13个设区市均设立了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

通过构建产学研服协同创新联合体,如何助推生物医药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李杰以一个案例为引举例:“通过引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新分子实体及改良型新药开展协同创新,加强生物医药关键技术攻关和高价值专利布局,共布局发明专利(申请)529件,PCT专利(申请)204件,实施专利488件,实现专利许可收益737亿元。此外,我们引导江南大学首创基于结构—功能关联的微生物发酵技术体系,实现产量与功能协同提升,构建包含25件核心专利的高价值专利组合,这项创新促使其与龙头企业签订6000余万元技术合同,实现新增产值10亿元,还显著提升了我国在糖胺聚糖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梯度培育、精准服务,推动“金种子”落地生根

全年新增作品自愿登记45177件,每百万人作品自愿登记量达到681.71件;《黑神话:悟空》、越剧《新龙门客栈》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顾文海以一组组数据介绍了浙江交出的“成绩单”。

2024年,为破解中小企业创新成长中面临的“入不了门”“进不了圈”“出不了头”“翻不了身”等“成长的烦恼”,浙江启动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通过平台引导、梯度培育、要素支撑、精准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提质、茁壮成长。

顾文海介绍:“通过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打造‘金种子’企业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精准匹配、撮合对接机制,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孵化级—成长级—样板级三级‘金种子’企业梯度培育库,根据企业知识产权基础、行业属性和专利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估,精准进行分级分类培育。”

这项计划自启动以来,浙江省已培育形成500家样板级、973家成长级、2210家孵化级“金种子”企业,开放产业专利数据库和资源成果库53个,累计为“金种子”企业提供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10万余次,培养国际创新管理师429名,31家企业获首批创新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认证,推动2365家“金种子”计划企业培育专利密型产品8690件,实现59830件专利产业化。

2024年,安徽新获批保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截至2024年底,安徽累计获批保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4个,累计获批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230件。

“利用区位优势,黄山市组织四省边际城市建立跨省域、跨部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协作,牵头会同安庆、宣城、池州建成安徽省第一个以地理标志为主题的大黄山区域保护合作机制,”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程胤分享,四地共同启动跨区域地理标志保护合作模式,并发布《大黄山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大黄山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人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大黄山地理标志茶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内经营者知识产权合规指引》等系列文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燕钰 黄泽文

标签:
责编:尚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