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一起来看江苏美丽家园
2025-04-22 07:17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邵丹  
1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江苏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近年来,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美丽家园”,共绘美丽江苏生态画卷。

【保护环境】

4月20日,无人机航拍海安市墩头镇“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近年来,海安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渔光互补”等绿色清洁能源,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生态美景。翟慧勇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16日,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淮段,挖掘机正在进行主要水系航道清淤。近年来,洪泽湖湿地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通过清淤改善水体流动性,减少淤泥中污染物释放,提升水质。张连华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15日拍摄的徐州市贾汪区大吴街道不老河生态修复工程现场。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植物群落提升、岸线修复等,修复完工后将改善不老河的生态环境。高刚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14日,宿迁市公安局湖滨新区分局民警驾驶警车在骆马湖常态化治安巡逻,实时守护水域生态资源安全。孙明建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2日,工作人员正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太湖水域清理枯草,改善水质。陈弋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增强意识

4月20日,南京市中山植物园绿意盎然,观鸟爱好者用镜头记录南京本土的各种鸟类。当日,为期两天的“震旦杯”南京市观鸟大赛正式落幕。大赛共吸引29支队伍、135名观鸟“达人”参赛,其中不少“达人”是大学生和小学生,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自然和生态保护。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 摄


4月20日,人们来到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学习地球相关知识,迎接世界地球日。史俊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18日,学生在宿迁市宿城区太湖路小学科技馆学习地球知识。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太湖路小学开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活动,向学生科普地球知识,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的意识。王力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17日,连云港市海州区郁洲街道东河社区联合蓓蕾幼儿园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小朋友将家中废旧的书籍等物品带到现场兑换绿植、鲜花,倡导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迎接世界地球日。耿玉和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含绿量”高】

4月21日,俯瞰张家港暨阳湖国家生态公园,绿树成荫,景如画。张家港市坚持实行“河(湖)长制”,倡导人们爱护环境,共同守护家园。施柏荣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20日,如皋市外城河与宏坝河交汇处,碧水、绿树、桥梁、民居等相互映衬,在蓝天白云下构成一幅春日生态画卷。近年来,当地通过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举措,促进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区内13条河道已构成“在循环中改善、在改善中循环”的水生态环境体系。吴树建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20日,泗洪县城内树叶翠绿,生态景如画。近年来,该县坚持把绿色生态要素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周鹏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13日拍摄的启东市滨江生态绿廊春日美丽景色。多年前,这里是老启东港黄沙码头和化工企业,如今已蝶变为风景如画的滨江生态绿廊。许丛军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群鸟翔集】

4月17日,成群鹬鸟在南京市高淳区桠溪街道东圩村一处生态水塘里栖息、飞翔。随着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成群鹬鸟前来栖息。 高晓平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9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䴙䴘在兴化市林湖乡魏庄村观音泊湖荡栖息。近年来,当地生态持续向好,吸引鸟类前来栖息、繁衍。赵海洋 杨桂宏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8日,成群的鹭鸟在太仓市双凤镇勤力村一处池塘边栖息、觅食。近年来,太仓市加大乡村环境治理,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鸟儿前来栖息。计海新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4月6日,翠鸟在南京古林公园水塘边栖息,与二月兰“同框”,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随着自然环境改善和市民爱鸟意识增强,这些“稀客”开始在城市中出现。武家敏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策划:田梅

整合:金琎



标签:
责编:金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