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春花古建两相宜·春风十里催锦绣,一抹红艳醉惠山
2025-04-19 08:0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魏琳  
1

【编者按】春花烂漫,处处游人涌动。遍布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遗产的江苏大地上,春花+古建成为出片顶流。花园城市久久为功的建设与管理,建筑遗产步履不停的修缮与利用,共同造就了这般胜景。让我们跟随春花的指引,一路赏读城市与建筑。同步关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日报视频号欣赏大美影像,参与新华日报微博话题互动#pick春日花花与古建最美组合#,为飞檐翘角与繁花相映之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call!

人间四月天,映山红开遍。4月中旬起,无锡惠山古镇的杜鹃花正式进入盛花期。一抹抹绚烂色彩在古镇的亭台楼阁间晕染开来,广大游客争相前来欣赏这份“限定版”春日浪漫。

在今年的央视春晚上,惠山古镇作为无锡分会场的重要取景地,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如今春意正浓,各地游客前来古镇观光、赏花、体验非遗、品尝美食,古镇热力持续攀升。

古镇老街上的杜鹃花。 邓宇轩 摄

杜鹃花是无锡的市花,也是惠山古镇的特色花卉品牌之一。惠山古镇景区园艺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吴俊杰介绍,目前景区保留杜鹃花原生种50余种,园艺栽培品种500多种,栽培精品杜鹃盆景300余盆,这些杜鹃花在古镇各个重要节点上都有栽植。

人间美西施,花中唯杜鹃。要说惠山古镇内杜鹃花开得最盛、最美的地方,当数中国杜鹃园。作为游客眼中的“长三角最美赏鹃胜地”,杜鹃园以一条“踯躅”长廊环绕串联全园,廊两边广植杜鹃佳木,红的如火般热烈,粉的似霞般娇艳,白的似雪般雅致,一片片杜鹃盛放,灿如云锦,宛若仙境。此外,在寄畅园、黄公涧、倪云林先生祠等多地,也都能看到杜鹃花的绝艳风姿。“惠山古镇每年都会举办杜鹃花展览,这已成为景区的传统花事节庆活动。”吴俊杰说。

“中国杜鹃园”内醉红坡的杜鹃花海。 邓宇轩 摄

杜鹃盛开,衬托起惠山古镇的盎然春意。古镇得山水之美,集人文之粹,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文化遗存及历史性建筑比比皆是,其中尤以108处祠堂建筑群最具特色。目前,惠山古镇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历代祠堂建筑和重要遗址,汇集了80个姓氏、180位历史名人,涵盖了十大类共22种祠堂类型,形成了沿河、临街、近泉、靠山的祠堂分布群落,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类别之全、风貌之古朴,为国内外所罕见。

惠山古镇上的祠堂。 邓宇轩 摄

惠山古镇有着“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的美誉,是无锡建设历史名城的一张名片。古镇保护修复自2008年正式启动,在确保文物本体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做到最小扰动、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在修缮工艺方面,结合古典建筑和地域环境特点,“修旧如旧”。比如在范仲淹祠内恢复了长廊、小桥、半亭;王其勤祠内的古泉“王公泉”经疏浚,泉水丰盈,水质清澈;经修复的王文正公祠、浦节孝祠、司马温公祠、陈文范公祠等,建筑错落别致,在茂林修竹的映衬下,如同一幅幅水墨长卷……

范仲淹祠一角。 邓宇轩 摄

与此同时,惠山古镇积极挖掘文化内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区域内设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6处。惠山泥人、精微绣、留青竹刻,这些极具无锡特色的非遗项目在此落地生根,让无锡人的乡愁记忆有了具体承载,在岁月流转中延续传承,历久弥新。

春风十里催锦绣,一抹红艳醉惠山。暮春时节,一座座祠堂古建、一丛丛盛大花事、一段段锦绣历史,走进“钟灵毓秀之地”,春日江南的美好在此凝聚……

监制:杭春燕

策划:王晓映

本期统筹:杜雪艳

采写: 魏琳

摄像:邓宇轩

视频文案:徐亦丹 魏琳

剪辑: 邓宇轩

配音:董双

美编:郑玲玲

标签:
责编:严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