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电动自行车禁止入内……”当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时,电梯内的AI智能阻车系统立即自动识别,开始声光报警,同时电梯停止运行,阻止电动自行车上楼。这是江苏南通市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专班现场演习中的一幕。给电梯加装AI“管家”,用“技防”加持“人防”,近年来,南通市强化技防设施运用,有效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等安全隐患。
作为方便快捷的出行神器,骑电动车是很多家庭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但近年来,电动车充电事故频发,由此引发的火灾事故、伤亡情况不在少数,酿成不少悲剧。然而,事故发生时引发全社会的关注,随着事件平息,依然会有“不自觉”的邻居抱有侥幸心理,推电动车或携带电瓶上楼充电,私拉电线充电等,这成了电动车安全难以监管的现状。居民群里的案例分享、相互提醒,物业张贴安全警示海报都收效甚微,应该时刻在线的安全警铃时常松懈。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真正对电动车安全隐患问题管住、管好?南通市及各地专门成立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专班,从各方面推进工作。
“人防”+“技防” 筑牢“防火墙” 杜绝电动车上楼
关于电动车引发的火灾事件,有这样一组数据:电动自行车起火后3分钟内,火温即可达一千摄氏度以上,有毒气体瞬间覆盖整个房间,30秒后室温可达180℃~220℃,2分钟后,室温超过660℃,4分钟左右,浓烟和有毒有害气体就可以充满整个建筑楼梯间。火灾发生快,危害大,逃生难,曾经在一起事故中电动车在短短半小时内就复燃9次,电动车事故导致的家毁人亡的悲剧也曾多次发生。如何有效监管电动车安全问题十分紧迫。
“过去我们都会叮嘱负责电梯监控的员工盯紧电动车,一旦发现立刻跑去劝阻,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效果。”一名物业负责人提到电动车上楼满是头疼,劝阻工作难做,人防也难以时时刻刻都防住,怎样才能做到全天候的监控及报警呢?“技防”为安全治理再添一道坚固的防护线。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有人试图推电动车进电梯时,轿厢内的AI阻车系统立刻发出警报声,提醒“电动自行车禁止入内”,同时电梯“罢工”,直到电动车远离,电梯才会恢复正常运行状态。而一旦检测到恶意遮挡摄像头的行为,也会触发阻车系统。

启东市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李小祥介绍,目前,启东市共有高层住宅建筑1708幢,针对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启东市投入600余万元,为设有电梯的住宅小区安装了电梯智能阻车系统9199套,从源头上有效阻止了电动自行车入户、入楼充电问题。南通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专班成员朱卫超介绍,近几年,南通市着力推动各地加装住宅小区电梯AI智能识别阻车系统,目前全市居住小区电梯累计加装AI智能识别阻车系统52000余台,各板块均实现安装“全覆盖”。
“我们的电梯AI智能识别阻车系统是崇川区第一批装上的,已使用近两年,效果很好,已完全杜绝了电动车上楼充电的现象。”崇川区一小区的物业负责人介绍,使用这一设备后,安全隐患大大减少,居民们也放心了。

“阻”“疏”结合 追源头抓重点 全链条攻坚治理成效显著
电动车再也不能上楼充电了,有些居民犯了难,电动车停放车棚拥挤、充电点位不够,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阻车问题解决了,疏导工作也得跟上,停放、充电得到妥善解决,才能让居民无后顾之忧,减少违规充电等安全隐患事件。
“2021年以来,启东市已连续四年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建设项目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新建超1000个点位、1.5万个充电口。”李小祥介绍。
据了解,2025年,南通市多地已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市今年计划新建4万余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同时,车棚设置防火分隔、安装消防设施和满电回家工程也在积极推动中。2024年,南通市新增7万余个电动车充电点位,投入4369万元专项资金,着力解决电动车停放、充电乱象。
启东市碧桂园物业经理朱心心对于这一难题的解决很满意,“考虑到电动车不能上楼以后,业主的充电问题,政府也给我们安装了充电棚,增加了充电桩,也安装了消防设施,在充电棚充电,保证了业主的安全。”
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专班的工作中,南通市全域整治、系统治理,构建全链条安全监管闭环,紧盯电动车“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抓好全生命周期监管,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开展常态化“回头看”行动,防止违规行为反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常态化治理过程中,当地消防救援部门加大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飞线充电、堵塞通道等隐患治理,集中夜查住宅小区充电安全,排查隐患4895余处,督促整改1700余处,清理飞线充电198余处,发放消防宣传单14000余份,同时积极推行电动自行车投保火灾险,联合南通市银保监局明确电动自行车火灾投保险种,在户籍家庭购买自然灾害家庭财产综合保险的基础上,将在符合规定场所内充电、停放电动自行车引发家庭火灾并造成财产损失的纳入保险范围,同时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并鼓励社会单位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场所购买相关保险,通过保险手段鼓励群众规范安全充电,有效遏制了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雨霏 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