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重要示范窗口,江苏历来重视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壮大。江苏省总工会主席办公会近日提出深刻领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重要指示,强化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健全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如何将劳模工匠示范引领的“软实力”,转化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动力”?4月,由江苏省总工会主办,南京市总工会承办,南京都市圈工会联盟成员单位等共同协办的江苏工会省级示范性宣讲“宁工享·南京职工大讲堂”在宁开讲。

榜样故事“声”入人心:大讲堂上,来自长三角多省、市的劳模工匠们,以质朴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真挚的感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成长故事和奋斗历程,极大地感染了在场和线上收看的职工群体。
去年9月,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上,来自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的李永霞斩获电子专用设备装调项目金奖。
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李永霞这枚金奖背后,是“发展工厂、幸福职工”共享理念的信受奉行。
此次活动现场,作为南京劳模工匠代表,李永霞和张雯集夫妇宣讲《航空伉俪 携手建功》的故事。
像李永霞夫妇这样同在一厂的职工“伉俪”,在南京都市圈的各大厂区还有很多。他们将责任和使命、担当与坚守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把焊接台“搬”进家里,把幸福融入人生目标的追求里,把心之所向嵌入工厂集体荣誉里。
他们奋斗强企、技能报国的细节,在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同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刚刚公示拟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当天,安徽省劳模华云梅也来到宣讲现场。
作为南京都市圈的劳模工匠代表,华云梅从马鞍山赶来,以《锚定初心 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为题,分享了立足岗位苦练技能、带领团队创新创造的故事,彰显在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头雁领航群雁飞的精神,人人在岗,奋勇争先铸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在现场被家属或者群众问过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收费吗,干这个有补贴吗?我回答道,我是红十字会救护员,奉行人道主义进行救助,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也没有任何补贴,志愿服务于大家,一穿上这身衣服,我就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大家的认可就是给我最好的回报。”大众急救技能的普及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南京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区域安装了几千台的AED。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宣讲现场,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先锋队队长刘雨辰以《人道博爱 奉献建功》为题,用一个个“温暖宁”的感人故事,诠释博爱之都城市温度。近年来,南京市总工会持续推进南京工人大思政工作,加强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全市各级工会全年开展线上线下宣讲活动80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接下来还将创新实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打造职工“大思政课”,办好职工大讲堂,并深化“一条红线贯南北 因地制宜创新质”南京工运红色文脉线路相关工作。
活动现场为“南京工人大思政课”宣讲员颁发聘书,南京都市圈劳模工匠代表以“坚定信心 团结奋斗为题”向职工宣读倡议书。
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今年,江苏将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出台创新工作室联盟和工作室集群建设指导意见,推动有条件的地区、行业、产业、企业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落实江苏五一工匠人才培育工程五年规划,通过组织培训研修、交流学习、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等方式,促进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