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外企高管密集来华,参加论坛、参观工厂、洽谈合作,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今年1-2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574家,同比增长5.8%,重大项目频频落地,外资企业以“真金白银”为“相信中国、投资中国”写下生动注脚。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再次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向外资企业发出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真诚邀约。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融入世界市场,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积极利用外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了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同时也普遍得到丰厚回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双向奔赴的精彩旅程,是共同成长的动人篇章,更是互利共赢的典范合作。
诚如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所言,“10年磨一个项目是正常周期”,可见,外企投资极为审慎。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何以投资,何以是中国?从市场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从产业来看,中国新质生产力浪潮奔涌,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尤其是今年以来,DeepSeek大模型、宇树科技机器人等科创成果火爆出圈,中国创新正成为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新”引力。从环境来看,中国安全形势好,政策预期稳,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外企高管们眼中,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锚”,是投资兴业的热土。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形势风云激荡,但开放始终是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也是久久为功的务实行动。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鼓励外商投资。鼓励外国投资者扩大再投资,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20条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质量外资,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资工作蹄疾步稳,更加坚定了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决心与信心。
江苏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坚持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绣好“引进来”“走出去”双面绣,不断扩大“朋友圈”,正全力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拔地而起,一块块制度“试验田”变成“高产田”,开放的江苏挺立着“勇挑大梁”“逐浪全球”的身姿。江苏实际使用外资约占全国的1/6,外资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8家落户江苏;货物进出口连续22年居全国第二位……这一系列数据彰显着开放的江苏“磁吸力”持续增强。
埃顿国际汽车装备产业园项目在苏州高新区正式开工,汉高消费品牌中国工厂落户太仓港区,德国高精密轴承、瑞士麦德凯尔医疗器械等项目相继签约落户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今年以来,“老伙伴”增资,“新朋友”见面,江苏这片投资热土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从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措施,到深入实施新一轮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鼓励政策,再到大力发展外资总部和研发中心等等,我们正以优越的创新环境、便利的服务举措以及前沿的科技创新,向全球伙伴递出橄榄枝:下一站还是中国,还是江苏。
投资中国,布局未来。《2025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53%的在华美资企业计划今年增加投资。“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外资企业正用行动投票:要在中国做“长跑者”,因为与中国同行,必将携手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