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江苏历史名人墓② | 信守承诺,大爱无私,在这些古墓前感受千古风范
2025-04-04 07:09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于锋  
1

2024年12月,“春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泰伯庙会”也同时“打包”入列。在江南地区,“泰伯奔吴”的传说已流传千年,产生了诸多和泰伯相关的史迹,位于无锡市鸿山街道的泰伯墓是其中之一。人们常常来到泰伯墓前,祭拜这位吴地的始祖、江南的开拓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江苏各地,像泰伯墓这样,凝聚着古人的优秀品德和人格魅力的墓葬还有很多,它们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妥善保护,向后人讲述着赓续不绝的千秋风范。

无锡泰伯墓

“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出版的“江苏文库”中有一本《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书中引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史料介绍,公元前12世纪初,周族首领古公亶父为躲避战乱,率领族人在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古公亶父育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幼子季历。泰伯为人宽厚仁慈,依祖制本应是王位的继承者。但父亲却打算将首领之位传于季历。一方面,是因为“季历贤”,另一方面是因为季历的儿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聪明过人,德能兼备,被视为周族未来的希望。泰伯权衡利弊之后,放弃了王位继承权,他与二弟仲雍一同出走,来到江南,落脚于今天的无锡梅村地区。

泰伯、仲雍兄弟来到吴地后,模仿当地土著装束,受到人民接纳与爱戴。泰伯开荒拓土,治水垦殖,教授农耕,传播礼仪。为了保证农业灌溉,他主持开凿了“伯渎河”,被认为是江南地区最早的人工水道。他将周族诗歌与吴地土谣融合,创造了“吴歌”。泰伯去世后,葬于“梅里东之铁山”,这在《寰宇记》《吴地记》等文献中均有明确记载。泰伯墓堪称“江南第一古墓”,在历史上经过了无数次整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占地130亩的规模。墓区殿宇楼阁朴素厚重,花草树木交相辉映,由泮池、棂星门、享堂、祭台、四面碑等组成,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仲雍去世后同样也葬于江南,他的墓位于常熟虞山,目前保留着牌坊、石碑等纪念性建筑,石碑上镌刻“商逸民虞仲周公之墓”“先贤虞仲周公之墓”等字。

丹阳延陵季子碑

春秋时期,吴国又出了一名贤人,他就是吴国国君寿梦的小儿子季札。季札曾经被封在延陵(今常州),拥有“延陵季子”的尊称。《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称他为“常州的人文始祖”。季札崇敬中原礼乐文明,维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儒家伦理。父亲寿梦很喜欢他,有意将王位传给他。季札坚辞不受,多次放弃继承王位的机会,成为泰伯之后又一个践行“崇让”精神的典范。

季札重信守诺,“季札挂剑”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为了践行对徐国国君的承诺,季札将心爱的宝剑挂在徐君的墓冢树上,体现了他真正把握了儒家强调的“信”的内核。

孔子游吴时在季札墓碑上题字

延陵季子一直受到江南人民尊崇,他的墓至少有两处,一处位于江阴市申港街道,相传季札为了躲避王位继承问题曾隐居于申港舜过山下。一处位于丹阳市延陵镇,当地尚存一座“延陵季子墓碑”,上有“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相传为孔子书写,也被称为“十字碑”,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门下有“七十二弟子”,其中最杰出的十位又被称为“十贤”,他们分别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其中,唯一的南方人就是子游。子游也就是言子,名偃,字子游。

常熟言子墓 倪浩文 摄

言子是孔子学说的忠实继承者和实践者。他在鲁国担任武城县令时,谨遵孔子教诲,用礼乐教化百姓,境内到处可闻弦歌之声。孔子来到武城大为赞许,评价言子“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言子也因此享有“南方夫子”的美誉。相传言子曾经在东海之滨开设学馆,传播礼仪,受到百姓尊奉。这个地方后来也被称为“奉贤”,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市奉贤区。

言子去世后,葬于常熟虞山东麓。占地5.6万平方米的言子墓由墓冢、罗城、祭台、墓道、文学桥、半山亭、御祭碑、石坊等组成,现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言子墓的石牌坊多达三座,分别镌刻“言子墓道”“道启东南”“南方夫子”等字,体现了他在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先秦到秦汉时期,也有一些普通人,他们因为闪耀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而被载入青史,他们的墓葬也被保留至今。

在溧阳市南渡镇,有一座“史贞女墓”,埋藏着一位春秋时期的浣纱女。公元前520年,楚平王冤杀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被迫从楚国逃往吴国。在途经今溧阳境内的濑水之时,穷困交迫的伍子胥得到了史贞女的保护和救助。让伍子胥放心逃亡,史贞女毅然投入濑水,用生命实践了对伍子胥的承诺。当地人建起了史贞女墓,永远纪念这位善良诚信的普通女子。

淮安漂母墓 卓荦 摄

秦朝末年,淮安也出了一位拥有无私大爱的普通女子——漂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年轻时,游手好闲,常常到河边钓鱼。一位漂洗丝絮的老妇女看他饥饿可怜,一连几十天给他带饭吃,并激励他要振作起来,有所作为。后来,韩信帮助刘邦建立汉朝,成为淮阴侯后,回到故乡想报答漂母,遭到漂母拒绝。

漂母施恩不图报的高尚品格受到人们的尊崇。漂母墓也保留至今,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已经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对漂母墓的记载,历朝历代,淮安人始终保护好漂母墓,这座墓前有一块清光绪年间的碑,就明确禁止在漂母古墓取土。

王陵母墓

王陵母墓是徐州云龙公园的重要景点。楚汉相争时,王陵是辅佐刘邦得天下的重要将领。项羽曾劫持王陵之母,以招降王陵。为了断绝儿子的挂念,王陵母亲叫人转告儿子,要专心辅佐汉王,然后毅然拔剑自刎。王陵母是汉代贤母的典型,她的墓从汉代以来一直保存下来,苏东坡担任徐州太守时曾拜访过王陵母墓。此墓已被列为徐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葛成墓 倪浩文 摄

在古迹云集的苏州山塘街,明代的葛成墓和五人墓毗邻而立,这六位逝者,都是再普通不过的苏州百姓。

明万历年间,太监孙隆在苏州横征暴敛,导致无数丝织工人失业,民怨沸腾,普通丝织工人葛成率领苏州百姓奋起抗争,赶走了税监孙隆。葛成因此被关押了十三年之久。苏州民间尊称葛成为“葛将军”“葛贤”。崇祯三年,葛成去世后,苏州人将他安葬于此。

苏州五人墓 倪浩文 摄

五人墓安葬着在明天启年间抗暴斗争中死难的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沈扬、马杰等五人。天启六年(1626),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他的亲信、应天巡抚毛一鹭勾结织造太监李实,在苏州残酷剥削人民,并上疏诬陷周顺昌等东林党人。当魏忠贤派缇骑来苏州逮捕周顺昌时,苏州百姓激于义愤,涌进官衙痛打缇骑,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暴斗争。

事后,魏忠贤诬陷苏州人民谋反,派兵镇压。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群众,挺身投案,慷慨就义。魏忠贤倒台后,苏州人民将五位义士合葬,并由复社领袖张溥撰写了《五人碑记》。葛成墓和五人墓均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着江南人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的勇气和血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标签:
责编: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