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25京东宿迁马拉松鸣枪开跑,1.5万名跑者用脚步丈量宿迁市的春日盛景。
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成为宿迁向世界递出的一张“立体名片”——从生态禀赋到科技赋能,从文明底色到开放胸怀,一场马拉松,解锁了宿迁的更多“打开方式”。

赛事扩容与国际化:一座城的“朋友圈”有多广?
2025年“迁马”规模再创新高:参赛人数从去年的1.2万人增至1.5万人,覆盖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和亲子跑四大项目。赛事吸引来自日本、韩国、加拿大、肯尼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国内报名人数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江苏、山东、安徽、上海、北京。
正式鸣枪开跑前,希腊马拉松市市长斯特吉奥斯·齐尔卡斯还专程向本届“迁马”送来真挚祝福。
“此刻我在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2500年前的历史事件催生了这项运动,马拉松比赛从这片土地出发,传递着和平的信念以及运动员与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马拉松即欢乐,马拉松没有胜负之分,每位参与者都是赢家,希望大家沉浸其中,尽情享受它带来的乐趣。”

斯特吉奥斯·齐尔卡斯表达了对宿迁再次举办马拉松比赛的祝福,并表示,期待大家有机会到希腊马拉松市与他一同跑完马拉松路线。
作为宿迁举办的第四届马拉松,“迁马”的吸引力源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2024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经济跃升的背后,是城市对人才的渴求。2025年“迁马”首次为D类以上高层次人才开通专属报名通道,提供45个免费直通名额,将赛事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
科技赋能与生态赛道:奔跑在“天然氧吧”有多酷?

赛道设计是“迁马”的核心竞争力。2025年赛道避开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爬坡路段,调整为途经梨兰会、镜湖等标志性景区,跑者可沉浸于梨花与二月兰交织的“春日限定”美景。生态数据为这条“醉美赛道”背书:2024年宿迁优良天数比率达80.9%,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6.09%,三项绿化指标全省第一。

科技元素的注入让赛事更“聪明”。起点处,机器狗承担物资运输并与选手互动;赛道沿途,无人机降温喷淋提升跑者体验;存包环节采用智能定位系统,实现“即跑即取”。环保理念贯穿细节:38万只可降解纸杯、电子签署模式减少纸张消耗,赛道垃圾站升级为大型垃圾池。“绿色办赛不是口号,而是每个环节的实践。”赛事负责人郑鑫介绍。
文明底色与人文温度:一场赛事如何“圈粉”全球?

1.5万人的赛事背后,是近万名护航者的严阵以待。医疗救援力量达千人规模,赛道每100米设一名志愿者,每2公里设一个由副院长或科主任带队的医疗站;警医联动编队、北斗定位系统确保急救“黄金时间”。志愿者服务同样精细:2005名高校志愿者经分岗培训,存包车、接驳车、免票景区等配套服务无缝衔接。
文明参赛成为“迁马”的隐形规则。赛道增设500台移动厕所,跑者自觉将垃圾投入指定区域。“宿迁的赛道干净,保障专业,跑起来安心又舒心。”连续多年参赛的黑龙江跑友张少文感慨。这份文明,源于宿迁十年涵育的文明风尚,更源于市民与跑者的共同守护。
近年来,宿迁马拉松的进阶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当跑者穿越项王故里的古朴、骆马湖的碧波、三台山的花海,宿迁的生态之美、科技之力、人文之暖,已随每一步奔跑深入人心。这场“人气”出圈的赛事,以马拉松为媒,让世界看见一个更立体的宿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图: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