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江苏别样红”系列观察①|点“花”成金点出新“花样”
2025-03-29 07:21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魏晓敏  
1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赏花热潮下,江苏各地迎来了大批“追花人”。数据显示,上个周末,南京鸡鸣寺樱花大道日均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玄武湖景区单日客流量超8万人次,无锡鼋头渚樱花谷创开园以来单日最高接待记录。“春色满园”在为游客打开“诗和远方”的同时,也为消费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

从“颜值”到“产值”,“一朵花”里深蕴经济潜力。从中我们能看到,“为看一树花,奔赴一座城”,火热的城市“赏花名片”正在不断释放文旅吸引力;从限定美食到高颜值文创再到主题活动,蓬勃的“赏花+”正在开启新花样,打开更多消费空间。随着“追花之旅”逐渐升温,我省各地借“花”绽放,成为这个春天擦亮文旅名片、促进消费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有优势、有资源,让“一朵花”有热度,更有诗意。江苏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加上以园林闻名遐迩,同时又有近5万家鲜花相关企业,可以说发展赏花经济,江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放眼全国的“赏花地图”,不少地方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赏花IP,南京鸡鸣寺的樱花大道,钟山景区的梅花山……多地跻身热门榜单。花卉种植传统与历史文脉的积淀,让赏花经济可以绽放更多可能。

当然,赏花经济依托花卉资源,但并不止于单纯地打卡出片,如何“以花为媒”,闹出“花样”春意,打破“春日限定”,值得思考。为人称道的是,不少地方结合当地丰富的生态和文旅资源,不断满足消费者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不仅丰富了赏花经济内涵,而且很多做法颇具有启发意义。

比如,以风景换时间。对任何地方发展赏花经济来说,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突破花开有期的自然定律。兴化市千垛景区油菜花名声在外,但为了跳出单季依赖,当地进一步通过发展水上森林、徐马荒湿地等垛田景区,串联成四季有景的水上旅游风景带。为延长赏花期,盐城荷兰花海在郁金香凋谢后立即切换为百合花主题,常州溧阳的油菜花田收获后改种向日葵……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让“流量”变“留量”,才能以时间换消费。

又如,以场景换体验。当前,不少地方都在借力赏花热,但与此同时也很容易陷入“造景思维”的窠臼,造成“千花一面”的局面,降低游客体验。今年无锡推出的“赏花航线”就令人眼前一亮:在水上赏樱专线上,游客不仅可以边游边赏,还可以品尝船上配备的定制樱花咖啡、樱花酥、樱花蛋糕等美食。这些独具创意的限定版樱花游项目,让网友不禁在社交媒体上点赞,“无锡的樱花,不仅长在树上,还‘长在’路面、楼间、餐桌上”。

再如,以整合换增值。前不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做好赏花经济,更大的功夫在一朵花外。在南京高淳桠溪国际慢城景区,金色花海中火锅派对引人关注,当“赏花热” 邂逅 “露营火锅”,由花而生的附加值持续提升。此外,“赏花+旅拍”“赏花+美食”“赏花+非遗”“赏花+赛事”……当每朵鲜花都能串联起更多细分产业,赏花经济在促进多业态融合联动的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一枝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中国人对春天有着独特的青睐,对赏春踏春有着深厚的情结。持续拓宽发展路径,因地制宜打造更多消费场景,既有颜值又有产值的江苏“赏花经济”将更加热络。

(魏晓敏)

标签:
责编:孟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