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粮食单产提升!南农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技术集成模式
2025-03-29 07:19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杨频萍  
1

交汇点讯 宁香粳9号等新品种的选育、哈茨木霉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智慧管理云平台……3月27日,南京农业大学举办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科技支撑推进会,发布并推广助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技术集成模式。来自全省多地农业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150人参加会议。

江苏是水稻主产省份,目前水稻播种面积超过3300万亩。当天推进会上,南农大水稻种质培育、栽培、土肥、植保以及智慧农业等研究方向的专家教授,依次发布水稻种植生产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

据介绍,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全程关键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运用了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稻田杂草群落消减控草技术、水稻全程绿色智慧施肥技术和木霉菌联合秸秆还田土壤高效培肥技术等关键技术,上述4项技术全部入选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和主推技术。

该集成技术模式减少氮肥用量25%以上,提高氮肥利用率15个百分点以上,显著下降杂草发生量,减少化学除草剂用量,稳步培肥土壤,全面提升作业效率和精准度,提高水稻产量,提升稻米加工、外观和蒸煮品质,实现了培肥、减肥、降草、节本、绿色、高效、优质的综合生产提升,能够有力提升水稻大面积单产。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组李刚华教授表示,栽培本身是一种集成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品种特性、气候变化、土壤环境,针对性地提出包含一系列技术的栽培方案。团队构建了地方主要品种(类型)的全链条栽培技术模式,按关键技术+推荐技术形成不同的“明白纸”。在“明白纸”上,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被细致划分,每个阶段的栽培重点、物资准备、高效栽培技术、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一览无余,还配有主要栽培管理的示意图及病虫草害的识别图。

李刚华以宁香粳9号的“明白纸”举例,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等按照时序标明在其中,这种技术普适性很强,节本节力,不同颜色的肥料包衣,犹如不同节点的定时器,在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分期释放,一次施肥能管水稻“一生”。同时,团队也考虑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根据当地气象周期进行水肥管理,指导农户根据气象预测增施氮肥实现调控。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艳锋表示,单产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正整合农学、植保、土肥、农机、智慧农业等多领域力量,通过集成、协同,克服单一学科、单一技术的限制,推进这些关键技术集成为水稻绿色高产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有组织科技推广。

“此次会议,我们特别安排了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对我们每一个宣讲的技术,在江苏八个水稻整体推进县的应用情况,从经济角度做跟踪分析,并形成报告。”丁艳锋表示,过去一些技术效果不错,但老百姓用起来不方便,或者说不合算,“我们要对技术的可及性、经济性做综合分析,让科技成果真正落地到田、惠及到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通讯员 徐敏轮

标签:
责编:李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