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政企研“同心圆” “双强行动”按下江苏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加速键”
2025-03-27 19:02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万亿之城,合创万物。

3月25日,江苏“强链扩群、强基向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活动(简称“双强行动”)—合成生物产业服务专场在常州新北区举行,吸引了200多位来自省内外合成生物领域重点企业、业界大咖、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代表,政企研同绘合成生物产业新图景。

本场活动是今年“双强行动”的首场活动,聚焦合成生物产业,开展行业分析、政策直通、产业支持、双招双引等服务。活动由省委统战部、省委金融办、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省知识产权局共同举办。

恰逢其时 更大力度推进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

这个春天,民营经济“新”潮涌动、满目“新”意。

从民营企业座谈会到全国两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多场重要讲话、多个重要文件都释放出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

这是使命的铿锵回响。

“全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牢记殷切期望,勇担时代重任,更好扛起‘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责任担当,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当好‘建设者’‘促进者’。”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在专场活动中强调。

此次专场活动结合正在开展的江苏民营经济领域“大走访、大宣传、大服务”活动,深入学习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会精神,搭建政企沟通协商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力塑造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努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和良好市场环境。

合成生物产业是引领未来生物经济变革的战略制高点,也是重塑产业形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此次专场活动围绕合成生物产业展开,传递出江苏抢抓机遇,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决心。

江苏在这一新兴的“黄金赛道”上有着良好的研发基础和扎实的制造能力,已建成常州合成生物产教融合共同体、无锡合成生物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初步形成了覆盖上中下游的合成生物产业链。为进一步打造完善的产业配套生态,此次专场活动,既安排了政策解读、院士主旨演讲、知识产权报告等信息量满满的行业“干货”,又有产业推介、项目签约等实打实的落地对接,为“合成未来”蓄势聚能,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大有可为”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靠前服务 更优机制保障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

江苏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涵盖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多个方面。

好政策关键在于落实。

“希望有关部门能优化政策,适度放开医药中间体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希望相关部门牵头加大合成生物育种领域的科研资金支持,鼓励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希望提高配套资金支持的力度和强度,加速江苏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

.......

在“亲清直通车·政企面对面”暨服务合成生物产业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环节,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与15位合成生物产业重点企业家代表围坐共话,问诉求、听意见、商对策。企业家代表“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将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摆上桌面,提出意见建议。

企业“心上事”,政府“上心事”。

“支持企业创新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优化支持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建立标准化人才职业能力和机制”……

企业家代表发言后,省相关部门负责人逐一回应,认真梳理企业诉求,找准民营企业难点痛点精准发力,拿出务实管用的办法,用心用情服务企业,更好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积极作用,努力将政策利好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发展信心。

“这样的交流必要且及时,这样的回应既务实又很温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企业家的关心和重视,坚定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活动间隙,与会企业家说道。

细微之处见大势。

电话联系、当面沟通、登门解释、回信复函……据了解,“双强行动”自开展以来,不断探索政企高效沟通机制,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落实,将服务机制贯穿活动全程。活动前,广泛收集企业以及地方意见,形成“政府政策支持”“县区重点招引企业”“企业问题诉求”三份清单;活动中,开展对话交流,现场对接企业产学研需求;活动后,建立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加强跟踪督办,积极回应关切,形成工作闭环。“政企直通车”更加便捷高效,一条条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招实招,让民营企业大胆发展、善作善成。

聚势赋能 更强引擎构建科产融合创新生态

产业发展关键靠创新,创新关键靠企业。

“在合成生物前沿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瓶颈。”在活动现场,如何将科技创新的“盆景”变成产业创新的“风景”,成为企业家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尤其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能激荡起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浪潮。

民营企业是合成生物产业的主力军,要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常州吉恩药业有限公司正在建设新型多肽原料药和制剂项目,预计今年建成并试产;常州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完成5200多平方米车间扩建工程,预计5~8年内实现达产;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和欧洲科学院共同搭建转化平台,推动双方在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活动现场,多家企业亮出“成绩单”,面向产业融合的未来信心十足。

除了企业自身保持发展原动力之外,政府更急需搭建起从“书架”走向“货架”的桥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金融、服务支持链条,让更多的科创资源流动起来,延展开来。

对接行业前沿成果,链接行业优质资源。3月25日下午,在“服务产业链 赋能第一线”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合作对接会环节,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围绕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围绕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分别作主旨报告;省知识产权局发布合成生物专利报告,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数据支撑;10个合成生物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常州高新区,涵盖蛋白合成、生物材料、环保装备等细分领域,签约金额超30亿元。

搭建服务平台,聚合行业力量。省工商联合成生物产业委员会在活动期间举行成立仪式。委员会成员由省内从事合成生物研究、生产、应用、服务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130多家单位负责人组成。委员会将切实发挥省工商联指导引导服务作用,更好团结凝聚合成生物领域民营经济人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促进产业链协同和产学研合作,以源源不断的原创成果引领行业发展,不断提升江苏合成生物产业核心竞争力。

抓好科技创新源头,构建良好产业生态。谈及未来,省工商联经济服务部负责人满怀憧憬:“我们将把推动政策落地、增强政策合力作为着力重点,积极探索搭建新的活动平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助力相关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杨栋 殷永达

标签:
责编:郑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