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基金、看项目、找赛道……江苏创投业热潮涌动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
2025-02-24 07:06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作者:何钰 赵伟莉  
1

上市公司接入DeepSeek模型公告持续刷屏、人形机器人引发行业关注、资本市场AI概念火爆……开年以来,由硬科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正在影响着各行各业。作为陪伴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耐心资本”,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在忙什么?记者与几位投资人聊了聊。

一直在看项目的路上

“不是在看项目的现场,就是在去看项目的路上。”用这句话形容当下的投资人恰如其分。陈平是苏州国发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总裁助理,2025年开年以来,他已经跑了12家企业。记者21日联系他时,他上午刚在苏州一家新材料企业做完尽调。“去年底就接触过这家企业,正处于成长期。没想到今天在现场还有另外两家创投机构也在尽调。”他感慨,最近频频在项目尽调现场碰见同行。

苏州,向来是投资人的“打卡地”。苏州开见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唐高哲和团队也是跑得不停歇,有了一种“破冰春水”的感觉。“过完年到现在,我们在苏州已经跑了七八个项目,涉及半导体材料、3D建模、AI知识库等。”他说,公司聚焦先进制造和数字化领域,投资的基本上是一些早期阶段的企业,最近接触的AI领域中小企业比较多。他告诉记者,明显感觉到行业动起来了,团队此前投资的一家初创期新能源企业发展比较好,年后接到很多同行电话,咨询该企业是否还有新一轮融资需求。

毅达资本合伙人袁亚光及团队也感觉到行业出现了好转。对他们团队来说,每周出差3—4天,跑2—3个城市,看4—5个项目已经成为春节后的固定工作节奏。“年后开工第二天就出差了,两周时间,上海、苏州、无锡、深圳都跑了一圈,接下来北京、武汉、成都等地一些项目要去看。”袁亚光说,随着江苏、上海等地大体量引导基金的设立,出来看项目的基金管理人明显多了,但投资仍略偏保守,对于热门赛道,也是更理性,不会盲目下手。

去年末,南通市科技局发布的《2024南通市科创企业股权投融资蓝皮书》显示,2024年,南通市招引科创项目1620个,三年累计3752个,已有476个转化为高企,其中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的150家。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3家;入选江苏省独角兽企业3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8家、瞪羚企业92家,总数达到上年2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702家,总数达4324家。

这样的发展力度,让南通成为创投行业不断加码的热门地。“最近出台的创投行业利好政策多,我们一边研究政策,一边跑项目。”南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锋说,作为本地国资投资机构,更关注南通的项目以及招引到南通的项目,围绕着新质生产力这个方向,每个月固定要看40—50个项目,聚焦南通616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是高端海工装备、海工平台、半导体封测产业链、化工新材料、医疗器械等一些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领头羊企业。

基金批量设立,项目加速落地

“节前最后一天和上班第一天,我们都开了推进会,反复明确两大任务,一是省战新母基金第二批基金设立落地,二是推进第一批已组建基金尽快设立子基金,并加快对项目的投资支持。”省战新母基金副总经理羌先锋说,专项基金组建落地只是第一步,把资金投到好的项目则是下一步重点。“开工至今半个月的时间,团队看了20多个项目,最近两个周末都在加班开项目评审会。随着母基金的影响面越来越大,各专项子基金的组建落地速度越来越快,看项目的节奏也越来越快,项目落地也同步加快。”

2月12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集中签约,22只基金、规模408亿元,其中包括14只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4只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和4只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据悉,目前,江苏省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的组建工作正在推进中。

2月21日,江苏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完成注册,成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签约的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之一。该基金设立规模50亿元,聚焦智能装备产业、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采用“子基金为主、直接投资为辅”的模式开展投资。据悉,该基金将继续全力推进托管银行遴选、母基金基协备案、子基金管理人遴选、直投项目投资等关键流程。

2月21日,东沙湖基金小镇的招商负责人黄凯协助一只青年创业基金进行工商注册,这是春节后设立的第4只基金。“今年新设基金速度明显加快了,本周已经有两只新基金完成了工商注册,分别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领域。”黄凯说,2025年开年至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已新设立基金16只,去年全年设立基金60只,从设立数量来看,已经超过去年总量的四分之一。

一边是基金加速组建,一边是项目快速落地。2月15日,苏州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投出首个项目,即苏州绿希科技有限公司。这是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布局的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中首个完成签约、正式投资的项目。2月18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决策通过首个直投项目——苏州美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助力企业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这是省战新母基金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首个直投项目。

据悉,无锡未来天使基金首批三个项目——驭航光计、富锂盈、天荣科技,已于日前顺利通过投决程序,后续将进入签约出资阶段。

投资方向更垂更细更“硬”

“AI爆发式增长,我们正在关注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具身智能值得关注,相较于传统机器人的智能交互和适应性有提高”“AI赋能其他产业带来的机会有待挖掘”……在记者与多家创投机构的交流中,具身智能、AI成为了高频词。

“除了先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和材料等热点外,今年,AI应用研发端和终端应用呈现‘两头厚’的情况,也是我们重点拓展的方向之一,一个是AI赋能细分领域创造出的新机会,另一个是AI爆发式增长带来基础设施需求增长。”袁亚光说,工业及具身机器人的火爆也将带动控制器、灵巧手、特种机器人等相关产业链发展。

唐高哲也秉持着相同的看法。他表示,AI、具身智能等技术的火爆,也给了创投机构和上下游产业链上企业机遇。“比如AI技术,苏州本身的数字化和先进制造基础比较好,探索AI技术与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结合,推动产业的升级。而具身机器人的发展也会涉及零部件、生产设备等,苏州的机械设备产业基础良好,对于链上企业而言可能就是新的增长点。”

企业越来越新,项目越来越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苏州美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基于医用植入级ePTFE材料核心技术的高端植入和介入医疗器材研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的平台型企业。此前已经获得两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苏创投管理的战新基金与红杉中国、倚锋资本、兴证资本等共同参与投资,主要作用于公司核心产品TIPS覆膜支架及人工血管的临床试验,早日实现完全的国产化替代。

而苏州绿希科技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24年11月,是一家初创型科技企业,由中国科学院纳米所孵化设立,主要从事高性能金属复合碳基材料产品研发、销售、生产,产品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已量产,同时实现原材料、设备、工艺全方位自主可控。

在新兴产业领域,越来越多“硬科技”企业开始在国际上引领,国内创新正逐步爆发。这让创投机构看到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与此同时,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对创投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纯粹的财务投资人已经‘不香了’。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角度而言,企业会更青睐有产业背景的创投机构。现在,创投机构要做会种田的‘老农’,像农民根据节气种地一样,具备研究分析产业的能力,培养企业就和育苗一样,我们要做企业发展路上的搭档和伙伴。”羌先锋说。

做好耐心资本的同时,创投机构锤炼好自身“硬实力”也很必要。羌先锋介绍,省战新母基金成立以来,在省市联动方面有很多创新,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建立合作机制,兼容各设区市基金原有制度基础上,希望通过省战新母基金的设立运转,不仅培育一批新兴产业,还形成一套专业投资的标准和打法,培养一支更专业的创投人才队伍,有利于后续精准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创投市场的规范化专业化。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省内知名的基金产业集聚平台,东沙湖基金小镇已经开始转变发展思路。“原来我们是要打造资本高地,也就是‘吸金’。现在正逐渐转向打造产业生态枢纽,更关注的是如何‘用金’,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带动产业链升级。”黄凯告诉记者,在用好资本赋能企业发展之外,基金小镇也会根据园区产业发展的需求,定向引入专业创投资本,由此进一步招引更多产业链上企业入驻。

记者 何钰 赵伟莉

标签:
责编: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