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论:呵护民企,从整治“乱查乱罚”开始
2025-02-19 06:58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江东  
1

“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为民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强烈信号。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我们党的既定政策。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具体执行时,出于各种目的,有意无意背离政策的初衷和要求,把执法检查异化为谋取“部门创收”的手段,把民企视为“收割”的对象,肆意对一些民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严重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去年8月,山东某县一名市监局人员在查处一家企业时吐出“雷言雷语”:“扶持一个企业我没本事,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了。”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别地方把企业当成“猎物”、随意“捕捞”的现实。这两年,有的地方经济总量和增速不怎么样,可罚没收入的增长却遥遥领先。这样的发展环境,难言让民企“安心放心”,更何谈“大显身手”?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要想经济好,企业必须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殊为不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呵护与支持。乱收费、乱罚款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非税收费、罚款过多让一些民营企业不堪重负、举步维艰,有的甚至陷入困境;有的企业反映,各类评估、评比、检查像“走马灯”,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应接不暇,过多、过滥的评比检查,让企业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抓发展;乱查封更是企业发展的“噩梦”,企业如果违法了,被查封情有可原,但平白无故、不明不白地被查封,除了会让企业生产经营陷入瘫痪不说,企业家还可能蒙受“不白之冤”。支持民企发展,不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这是底线要求,是起码的保障,必须旗帜鲜明、重拳整治其中乱象,为民企发展提供清朗开阔的良好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是对市场的伤害,对法治的背离,对发展的阻碍。以执法之名行摊派之实,将行政处罚当作创收工具,将监督管理异化为“寻租工具”,暴露出部分执法者法治意识的淡薄。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是对法治的张扬,对市场的保护,是对民企发展最大的支持。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对执法不规范、不文明行为亮出“红牌”;发布两份《清单》,对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我省宿迁建立“安静期”制度,规定除特殊情形外每月前20天不得开展执法检查,探索用制度刚性约束权力任性,以法治力量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值得肯定和倡导。

需要指出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营企业也必须守法经营。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违法行为,都不能规避查处。民营企业遵纪守法,当然不能乱查处,但如果违法乱纪,也同样不能“法外开恩”。只有理解并践行这一原则,才是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标签:
责编: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