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实事 “给村民留下更多东西”
1

近段时期,睢宁县高作镇夏庙村村民李大民每天都到地里查看白芷长势,“这里原来是块荒地,以前有人在这种大豆、种玉米,都没收成。省里来的年轻人说种中药材能丰收,我可得把地看好了。”

“省里来的年轻人”叫程立辉,是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2024年6月,他作为第24届省委驻睢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到夏庙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我是做学生工作的,经常讲个人成长要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程立辉说,听说学校选拔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他报名参加了。

得知丈夫有参加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想法,妻子陆姝颖给予了极大支持。“到基层去、到一线去是很有意义的事,我不仅要在精神上支持他,行动上也不能落下。”陆姝颖告诉记者,自己的工作可以在线上完成,孩子3岁可以在睢宁上幼儿园,“我们都来了,他顾虑就少了。”

现在,陆姝颖带着孩子在县里上幼儿园,程立辉则住到了高作镇上,方便到村里展开工作。80多岁的村民夏恒辉无儿无女,身患慢性病,程立辉一有空就上门探望。“我听说他把家都搬到睢宁了,有时天黑了还能看到他在村里忙。”夏恒辉说。

一届工作队的服务期限是两年。来睢宁之前,程立辉就思考如何用两年的时间为村里做些事情。“前一届队员在王集镇发展林下种植,每亩林地为村民增收近5000元。”受到启发,程立辉走访了睢宁本地两家药企,了解到他们对中药材的需求。“两家药企的药材需求量大,每年从外地大量采购。他们开出了包含23种药材的清单,只要我们能种出来,他们全收。”程立辉说。考虑到种植时间、土壤条件等,他决定先在村里试种白芷。

“白芷的种植和小麦差不多,对土壤和技术的要求都不高。”程立辉说,村里一块面积30亩的荒地成了他的试验田。去年11月,他带着村民在这里撒下种子,此后每天都往地里跑好几趟。程立辉盘算着,成熟的白芷一斤能卖60多元,今年9月丰收,一亩白芷能给村集体增收约3000元。此外,程立辉计划建设厂房开展中药深加工,把农产品卖出更好的价格,“希望服务期满时,我能不虚此行,给村民留下更多东西。”

记者 杨琦 通讯员 谭晓立

标签:
责编: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