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宿迁召开“新春第一会”,会上印发《宿迁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若干措施》,从优化企业融资服务、持续助企降本减负、推进惠企政策精准直达等10个方面发力,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宿迁把2025年作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全力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即突出全周期管理让市场竞争更有序、突出全链条推动让法治护航更有度、突出全覆盖供给让政策获得更有感、突出全过程跟进让政务服务更有效、突出全方位保障让要素赋能更有力、突出全身心服务让亲商安商更有信。
宿迁市委书记盛蕾表示,围绕让各类经营主体在宿迁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从单点式作战向体系化作战、从便捷式服务向增值式服务、从政策性竞争向法治化竞争、从传统型供给向创新型供给提升,宿迁正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切实构筑高质量发展持久强大的“引力场”。
优化政务服务,“刀刃向内”破解难题
宿城区推出“政务晓屋”构建云端办事大厅,实现复杂事项“辅导办理”、关联事项“集成办理”,以及异地事项“跨省通办”,实现7×24小时自助服务全面覆盖。首批上线375项远程服务,“云服务”累计办理2800余件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长仅15分钟。
宿迁市数据局搭建的政务服务“云勘验”平台,将行政审批前置环节现场踏勘时间压缩至10分钟左右,办理时间压缩90%以上,助力政务服务“云提速”。
这些惠企利民之举源于宿迁市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宿迁围绕“办事不求人”目标,着力打造“让企业群众可感可及的政务服务”。目前,全市通办标准化事项清单已覆盖90%以上涉企服务,企业开办实现“1小时办结”。
宿迁还配套出台“市长挂钩”“首席政务官(专员)”“局长跑现场走流程”和“政务服务体验官”四项新机制。从2022年8月起开展的“局长跑现场走流程”活动,为涉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41个市级部门、9个县区(功能区)政务服务系统负责人逐一制定体验计划表。
宿迁市市长刘浩表示,将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扩面提效,健全“容缺受理”“告知承诺”“超时即办”事项清单,实现所有高频服务事项立等可办;制定政务服务规范导则,探索并联审查、综合评审,优化审批程序、精简收费项目,进一步擦亮“宿迁速办”“宿迁帮办”“宿迁免费办”政务服务品牌。
强化政策供给,“政策红包”直达企业
泗阳县探索建立企业服务管家制,通过建立钉钉政企通平台、微信企业家群等“绿色通道”,在企业开办、融资信贷、生产经营等方面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对10亿元以上项目每周现场推进2次以上,实现问题“提级办、当场办”。
为将政策供给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棋”,宿迁在市级层面建立“一企来办”平台,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通过数据共享减少企业申报流程,政策兑现时限缩短70%。聚焦打通产业政策落地“最后一百米”,宿迁将原来企业和群众申报各类项目过程中必经的“主动申请、部门受理、部门审核、部门兑现”4个环节,优化为“调取数据、部门联审”最多2个环节,无需提出申请、提交材料,便让“政策红包”快速发放到经营主体手中。
宿迁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赵卫东介绍,现行政策清单中33条为“免申即享”政策,占比35.11%。2024年,市级产业集聚资金奖补免申报项目439个,企业获得免申报项目资金1.84亿元,占全市产业集聚奖补资金的60%。
用心助企纾困,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2021年起,宿迁每年以清单形式对外公开100条目标可视、效果可感的涉企服务事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活市场活力。2024年,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88万户、居全省第六。
科技局帮办专员主动为江苏卡米特激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订单减少问题“支招献策”;农业农村局帮办专员积极协调帮助企业建立优质稻米订单生产基地,保证企业优质稻米供应……一件件帮办案例背后,折射的是宿迁在涉企服务领域的持续深耕。
宿迁建立政企挂钩帮办机制,由市领导带头挂钩帮办15条产业链龙头企业,各级政府部门“一对一”挂钩全市3000余户规上企业,通过定期走访、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举一反三解决企业反映的高频问题,用心用情解决企业存在的个性问题,快速有效解决企业遇到的突发问题。
“面对面”问需、“手把手”帮扶、“点对点”服务,“驻厂员”“帮办代办员”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常态化走访调研,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审批、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存在的困难。目前,宿迁共明确帮办服务专员1820名,对全部规上企业进行“全覆盖、点对点”服务。2024年,帮办服务专员累计走访企业560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诉求1866项。
宿迁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市营商办)主任王守兵表示,将持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思路、提升服务效能,实实在在解决好企业“急难愁盼”,促进企业增强信心、提升预期、放手发展。
记者 朱文军 史伟 孙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