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内外,机器人成了主角
2025-02-16 06:58  来源:新华日报    
1

2月12日上午8点15分,苏州璨曜光电有限公司车载业务处与自动化整合处处长杨东林早早赶到吴江区会议中心,比吴江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的开场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听说政府邀请了一批本地机器人企业在会前进行场外展示,我特地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对接合作的。”

各类产品中,一款能够变换不同手势的“灵巧手”吸引了杨东林的目光。这款“灵巧手”来自苏州钧舵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行业总监周军晖现场向与会嘉宾介绍产品特点:“它拥有16个自由度,可高精度模拟人手的多种抓取操作,拇指、四指最大抓握力分别达到35N、25N,约相当于输出3.5公斤、2.5公斤的力。”“我们公司研发生产车载投影设备,有些厂商提出了车内多角度投影的需求,咱们是不是可以结合智能机械手的灵活抓握功能,合作进行相关的创新开发?”听完介绍,杨东林兴趣更浓了,迫不及待地与周军晖互加微信。

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夸父”人形机器人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技术员葛运福头戴AR眼镜、手持遥控设备,操控机器人缓缓走向人群,与大伙进行打招呼、击掌、握手等互动。“去年12月,我们在吴江启动了全省首条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年产能达200台。”公司总经理王松介绍,产品目前已在工业场景落地应用。

一个假人躺在护理床上,腰腹部穿着一条特殊的米黄色“短裤”,一根软管连接“短裤”与床下的智能设备……相比其他企业,苏州伊利诺护理机器人有限公司摊位的“画风”显得有些不同。“这是我们专为失能及术后人群设计研发的智能护理机器人,通过无线感应与自动化技术实现自动清洁和烘干功能,既能减轻照护者的劳动负担,也能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伊利诺市场总监马夏怡说,公司花了10多年时间迭代了5代产品,一台护理机器人身负12项原创发明、100多项国内外专利。

会场外,机器人“各显神通”;会场内,它们同样是主角。发布吴江区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图、启动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签约落地“机器人+”行动项目等22个重大项目……一项项举措,传递出吴江坚定支持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强烈信号。当地提出,力争到2027年实现相关企业数量超100家、总产值达100亿元,成为智能机器人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区。

记者 周成瑜

标签:
责编:唐可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