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低空飞行器穿梭在城市上空,在创造新业态、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噪声问题。针对低空经济蓄势腾飞背后的“噪声痛点”,苏州在国内率先立项编制地方标准——《低空飞行垂直起降点噪声控制规范》。2月14日,记者从牵头编制该标准的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编制工作进入征集参编单位和参编人员的阶段。
作为低空飞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垂直起降点通常设在市区的楼顶等人口密集区域。目前没有针对垂直起降点的噪声评估标准与方法,也未建立低空飞行器噪声准入机制,采取噪声控制措施缺乏科学依据。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低空飞行器噪声准入机制与规范,提出飞行垂直起降点噪声要求,规范声屏障设计与实施,规范低空飞行器航路噪声控制,规范智能噪声监控与管理系统。该标准适用于苏州新改扩建的低空飞行垂直起降点,以及各类低空飞行器在垂直起降点区域内起降、测试及培训等活动产生的噪声控制。
去年7月,此项标准立项后,由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省声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组建跨学科团队,启动标准编制工作。在主编单位完成意见征询稿后,该公司公开征集有意愿、有能力参与标准编制的单位(报名截至3月底)。
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院长卢明辉认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有效的噪声控制,减少低空飞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既呵护城市居民的“宁静权”,也促进低空经济“飞得稳”。(记者 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