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南通传统年俗“上灯”的日子,南通寺街历史文化街区600多米长的街巷挂起100多只灯笼。元宵佳节将至,火红灯笼高挂,店铺开业大吉,老街的人气跟着噌噌涨。
当天,“古街老巷韵味浓 传承民俗闹元宵”活动在寺街举行。街头,腰鼓队迈开欢腾的舞步,踏出新春的火热激情;巷尾,小朋友们揉面搓团,小脸蛋满溢幸福的滋味。
街巷中,240条灯谜被结成24条彩带,悬挂于半空。游客们三五成群,或仰头读谜面,或低头翻手机。“10%左右由灯谜协会原创,与南通本地的人事物有关,看手机也不那么容易猜。”崇川区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季陆军介绍。
寺街臭豆腐、天生港“草鞋底”烧饼、糖画等传统美食,被端上临时出摊的“快闪小铺”。“很有年味,比在家里过元宵热闹多了。”南通中学高二学生王娇娇跟妈妈一道,猜灯谜、尝糖画,看到寺街里新开的木樨庭陶艺自习室,爱好手工的她瞬间蹦出一个点子:做一个元宵杯,上面画上蛇和灯笼,为元宵节留个纪念。
到七七文创店自制一张手绘卡片,进火羽白文创店制作中药香包,逛三三书店读一段老街故事,去山麦蓝非遗店品味蓝白之美,在咖魁饮品店来一杯浓香特调……今年,寺街迎来几位新“住户”。“我们的创意新品‘脆饼拿铁’即将上架。”咖魁主理人秦相杰告诉记者。
“从没这么热闹过。”老街坊吴更生等人感慨。这个春节假期,寺街每天吸引近万人次前来打卡。“新”与“老”相映成趣,交织出一幅更具烟火气的“元宵上灯图”。
记者 贲 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