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午,空旷的泰州市中心血站献血大厅,一个工作人员熟悉的面孔正熟练地挽起袖子,在他两臂肘窝处,114次反复穿刺留下的针眼形成一片深褐色斑痕,他却笑称这是“生命的勋章”。
他叫陈玉,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这是他26年来的第114次献血。
“明天急需O型血小板,欢迎大家抽空捐献,感谢大家的支持。”看到献血群里,采血护士苏舒、丁亚铃一天之内连续3次紧急召唤,陈玉连忙从东海老家赶回泰州。
“26年来,不管患者何时召唤,只要身体条件达标,他随时响应。”据泰州市中心血站血源招募科副科长丁伟军介绍,难能可贵的是,陈玉坚持在寒冬酷暑、极端天气等献血淡季主动响应。尤其是春节假期,由于天气寒冷、返乡人多、用血量大,但献血者较少,血液经常紧缺,他就组织家人、亲朋好友和学生在新春坚守。
2000年,刚上大学的陈玉为宣传献血法,体验了人生第一次献血,从此开启了跨越26年的“生命远征”。“114次挽袖,43900毫升献血总量,这些数字背后,是近乎执拗的坚持。”丁伟军说。
“血液可以再生,生命不能重来。”从当初的“热血孤勇者”到“万人火炬手”,陈玉将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使学校的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相连,组建全市首支无偿献血应急小分队和“血小涓”爱心工作室,数百人在他的带动下完成了人生“初献”。
记者 赵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