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花农成了“花乡点金手”
2025-02-05 07:02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作者:孙旭晖  
1

春节临近,沭阳县作为全国知名的“花木之乡”,当下年宵花市场格外火爆,每秒都有20件左右的花木被打包发往全球各地。1月23日下午,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村民姜野下播后就赶紧将拍出的十几个盆景打包发出,随后她拿出手机,给自己的父亲下了个订单:这批“小品”又卖完了,我等会再送些“胚子”过去,赶着元宵节前打理好!

沭阳县一直是“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的重要集中地,颜集镇花木种植传统悠久。早在30多年前,姜野的父亲姜柏等老一辈花农们就拎着“大喇叭”蹬着自行车走遍全国。后来,随着花木电商兴起,姜野这样的“花二代”“花三代”接过了父辈们的事业,用手机直播代替以前的“大喇叭”、自行车,在农村电商蓝海中一往无前。

年轻人成了花木电商主力,老一辈花农们也没闲着。“他们现在都是‘点金手’,进价几元钱的‘胚子’,在他们手中雕琢一番后,‘身价’立马增至几百元。”堰下村党总支副书记胡道兵说,村里大大小小的网店中,销售额靠前的,大多家中都有老花农“坐镇”。

如今,村里有200多名像姜柏这样有着几十年从业经验的老花农,他们因为懂花,又具备较丰富的护理、造型知识,往往能为各个主播带去不少收益。就在一个多月前,姜柏在女儿的直播间里讲解黄杨相关护理知识时,作为“模特”的那棵黄杨就被客户以1万元的价格买走。

“几天能做好的这类‘小品’进货价一般都是5元左右,成交价平均能达500元左右,好一些的作品几千元。需要‘养’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镇店之宝’,各家多少也都存了几个,平时作为店铺里的展品,替我们招揽人气。”到家后,姜野带着记者径直走到院旁一个只有几十平方米的温室大棚,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盆景,今年62岁的姜柏正拿着剪刀和铝条,在给一株半人高的地柏做护理。

这株地柏今年40多岁,姜柏已精心打理它30多年。定位、缩枝、拿弯……姜柏粗糙的双手格外灵巧,熟练地让铝丝呈45度角缠绕在枝条上,随后又开始给它做日常的防虫防腐处理。

“最近七八年,女儿开了网店卖盆景,我经常会为她做些‘小品’在店里卖,每次效果都很好。”讲到这里,姜柏颇为自豪,他说,现在不仅是女儿需要他,镇里对他们这批老花农也格外重视,不时邀请他们在线上开班授课,还给他找来了几个年轻人当徒弟,要把宝贵的手艺传承下去。

记者 孙旭晖

标签:
责编: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