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祝平更忙了。“沙特和澳大利亚的客户急着要货,国内基地必须加快组装,各部门需要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按时交付。”
耕耘冷却塔行业30余年,海鸥股份精准定位前进方向——国内多层次布局、国外战略化推进。
常州基地内,海鸥股份正在加速生产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所需的54台玻璃钢海水冷却塔,冷却塔重要部件碳钢部件、玻璃钢件和2507不锈钢连接件被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已经完成20%的碳钢部件、30%的玻璃钢件,剩余的还要抢时间。”吴祝平说,冷却塔的塑料部件正在金坛工厂同步生产,3月份将通过集装箱陆续发往沙特。
被沙特阿美相中,得益于海鸥股份的声名鹊起。2015年,埃及尼罗河畔开建世界最大发电厂——BeniSuef联合循环电站,总包方德国西门子公司经过前期合作,向海鸥股份再次发出订单,订购64台玻璃钢结构冷却塔。该项目不仅创造了海鸥股份单个项目冷却塔台数之最,更垒筑了海鸥股份进军全球电力市场的基础。“埃及项目执行国际标准,为海鸥股份打开了视野,认清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自身优缺点。”吴祝平回忆道。
不到10年的时间,全球70多个国家与地区、1000余个海外项目,都出现了“海鸥”的身影,它的“合伙人”多是埃克森美孚、拜耳、林德等世界500强企业。
在太平洋、大西洋之间翱翔的“海鸥”,并不满足于过往,又飞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澳大利亚。2024年12月,设在马来西亚的海鸥冷却技术(亚太)有限公司负责人打来电话,因故延迟交付澳大利亚的冷却塔,需要在2025年4月发货。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预计交付时间段冷却塔填料会受影响,海鸥股份将项目生产定在马来西亚,国内基地的部件生产完成后,先运往马来西亚,在当地完成组装,并通过保温材料包装,再从马来西亚发往澳大利亚。“这样可以缩短半天时间,避免冷却塔的后期运营受影响。”吴祝平介绍,该项目不仅解决了冷却塔填料受地域影响的课题,更为海鸥股份的产品在南北半球间切换提供了经验。
国外项目的增多,使“海鸥”振翅的力度更强。目前,海鸥股份突破国外冷却塔公司节水率19%上限,已在海外设立18家子公司。今年上半年,越南子公司又将正式成立,届时“海鸥”将在新的起点,飞越更多“大洋”。
记者 徐维庆
通讯员 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