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冬日暖阳高照,宿迁市洋河新区洋河镇张渡村1000多亩小麦田里,翠绿的、簇生的麦苗,排成行、组成列、布成阵。
田间有俗语:麦无二旺,冬旺春不旺。小麦生命周期内只有一次旺盛生长和分蘖分穗的机会,冬季旺长会提前消耗养分,造成来年产量下降。遇到“暖冬”,种植户们最忧心的就是小麦旺长。
省级农业数字化建设试点基地张渡村的小麦情况如何?该村党支部书记陈磊随手拔出一株麦苗,白色的根须粗壮有力,“你看这根,扎得又深又牢。小麦根系强壮,植株不高,属于壮而不旺的好苗。”
这幅冬藏景象,来之不易。3年前,眼下的小麦田还是一片林地。“家家户户守着自己的小地块,没有经济收益。”陈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说服靠天种地的农户连地成块,并联上“云端”?
得知在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合作总社指导下,苏合集团正在选点建设省级农业数字化建设试点基地后,张渡村积极争取。试点开展以来,该村村委会联合基地共同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采用“供销合作社+企业+村合作社”模式,合作推进酿酒原粮本土化项目,由苏合集团旗下江苏天合云商有限公司推动田间联网,宿迁市苏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分析、利用大数据提供相应农业服务,宿迁本土酿酒企业订单式采购原粮。村委会还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推动小田并大田,农民种粮底气更足、信心更强。
如今,张渡村300多农户加入村合作社,全村整合千余亩土地改良后轮种高粱和小麦,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指着刚结束巡田飞回的无人机,天合云商实施工程师陶尚平说,巡田无人机搭载先进传感器,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关键参数都在后台实时显示。此外,从挑选种子、播种、定苗,到施肥、病虫害防控、收割入库,张渡村实现农作全流程追溯。“手握数据,更要会用。”宿迁市苏合农服负责人江广帅说,“公司今年计划将服务辐射到周边3万亩农田,带动更多农户和村集体增产增效。”
心中有“数”,种粮不慌。种植大户夏均告诉记者,去年秋季高粱丰收后,智慧种植平台提出采用专用镇压器多次镇压的方案。镇压过后,小麦得以更好地冬藏。夏均算起“丰收账”:上一茬种植的高粱亩均产量达到1072.65斤,收入约1500元,总收入增加了10万块钱左右,“估摸着今年小麦亩均产量能有1400多斤,腰包还能再鼓一鼓!”
记者 陈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