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土地托管 种销不管 增收真管
2025-02-03 06:19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1

农历腊月二十六,冬日暖阳下,泗洪县魏营镇前营社区,工人正在操作农药植保机进行红蜘蛛病防治。远远望去,几百亩高低起伏的“托管”麦田,绿油油的,宛若油画。

“托管种植真是好,省心省力没烦恼。田间管理专人搞,收入满满没减少。”说到土地“托管”,社区居民王绍安随口就来了几句顺口溜。

前营社区地处泗洪县西南岗片区,地势高洼不平,属于典型的岗坡地,常年降水稀少,农作物以麦和杂粮为主。贫瘠的土地不仅导致农作物产量较低,而且部分土地正面临着无人耕种的尴尬局面。“全村1122户5120人中,从事农业劳动的不到一半,且大部分是60岁左右的人。”前营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生辉说。

为了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魏营镇试点土地“托管”。去年社区和泗洪县供销社达成合作,通过“租金+二次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零散种植户将土地进行托管。社区首批有158户村民响应,共拿出了1000多亩地参与土地“托管”。“我们调整了种植结构,变麦和杂粮为麦种和高粱,还与苏酒集团签订了定向高粱收购协议,在保证农户每亩750元土地租金基础上,土地产出除去各项生产性支出成本后,剩余的纯利润按照5∶3∶2比例分配给农户、村(居)集体和服务主体。”李生辉告诉记者,以往土地亩均流转收入还不足500元,如今土地“托管”,仅租金收入每亩地就提高200多元。

土地托管后,受县供销总社委托,泗洪县畅达供销有限公司开展“耕、种、管、收、售”全程托管服务。公司总经理陈大勇告诉记者,所有托管的土地都参加了农业保险,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就能获取相应的赔偿,每亩最高可以赔付800元。

“去年种植的高粱大获丰收,高粱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3.4元。”李生辉说,与种植玉米、花生相比,每亩仅成本就节省近2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0万元。

农户王绍安告诉记者,以前一家人都扑在12亩土地上,每年纯收入1.3万元。如今,土地托管收入预计有1.6万元。“我还去镇上应聘了环卫工,多了份收入。”

前营社区是省领导的乡村振兴挂钩联系点,去年省领导在现场调研时明确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魏营镇党委书记冯超看来,土地“托管”模式,不只让贫瘠的土地提高了产出效益,还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壮大以及供销社发展“三赢”。

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许哲 胡凯旋 王翊

标签:
责编:郝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