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歌舞中,2人引阵、4人举灯,其余人“骑”上大“马”,左手拎起马头、右手握着马鞭,在锣鼓声中起舞,并不停变换阵型,传承了400多年的南京市江宁区章山王马灯,在今年腊月二十七的凤凰村首届乡村春晚上提前亮相;高淳老街上人头攒动,国家级“非遗”东坝大马灯精彩上演,九匹马组成一个队列,走街串巷,热闹非凡,展现了人们过新年的龙马精神……这个春节,南京城乡开展多彩的民俗传统活动,迎接新春的到来。
大年初二晚7点,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迎来“文化大餐”——跳马灯表演。在节奏感极强的铿锵声里,马灯队伍在会旗的率领下全部登场,头尾相接绕场一圈,再在令旗的指挥下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剪刀阵、梅花阵、龙门阵、荷花阵等10余套阵穿梭上演,80多名演员在跑动中变换阵势,衔接自如,配合默契,时而游龙翻舞,时而群马奔跃,时而双马打斗,在锣鼓喧天中满场灯火。马灯队走到高潮时,摆出了“风调雨顺”4个字。
“曹庄马灯一共有14匹马和2头牛,主要是以历代英雄人物的战争场景为表现内容,距今已有三四百年。”曹庄马灯传承人芮美荣介绍,如今已是当地群众在春节期间表演的一项喜庆民俗活动,既是欢庆当年的丰收,也祈盼来年风调雨顺。
当秀美乡村唤醒民俗传统时,城里的人们同样在多彩的“非遗”活动中徜徉。位于鼓楼区颐和路街区的南京首家星巴克非遗概念店赶在了过年前开业,独栋公馆里“非遗”元素拉满,扎染、织锦、麻编、刺绣、掐丝珐琅等多项非遗技艺与咖啡醇香巧妙碰撞,一幅云锦拼贴而成的“南京”艺术书法,在这个春节成为许多市民游客的打卡点。
记者 胡明峰 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