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接棒再造热气腾腾的春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年味
1

“要滚水煮,大火滚一分钟,小火再焖一刻钟。”

“吃了几十年了,还能不会煮啊。”

在夫子庙西牌坊对面,传承了73年的“老太叠元宵”,是老南京特有的年味。不出所料,1月23日上午,小推车前又排起长队,第三代“老太”王顺英一边拣挑装袋,一边习惯性地叮嘱。赶在春节前,第四代“老太”90后胡玲玉在大行宫开了一家门店,卖煮好的元宵。“奶奶、嬢嬢一辈子就做了这个元宵,我也要把它做好。”

乙巳蛇年春节迎来崭新身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隔江而望的浦口永宁,一群少年身着太平军装束,手执狮子在鼓乐的伴奏下,穿梭、打斗、奔腾、跳跃。众舞者口中念念有词,祈祝来年风调雨顺,生活红红火火。从时光深处走来的古老民俗,在这个年变得鲜活而亲近。

“爸妈,请传位于我。”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接棒“过年主理人”,正在“爆改”年味。备好新中式“春节战袍”,把预算留给“电子年货”,年夜饭不再千篇一律,还有人带上全家去“泡汤”、去旅行……看似背离传统,却是他们立于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追求更加美好过年体验的新尝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年。近日,《南京观察》记者走进城市街巷,对话小摊小店,追寻几代南京人对年味的探索。

寻回最滚烫的年

“我妈妈的什锦菜做得很不错。”

五六岁时的卢成英,看到大人到菜场买来各种各样的素菜,就晓得年快到了。接下来两天,妈妈仿佛被“钉”在灶台旁,一样样翻炒、搅拌,特别费力气。那时候她不理解,为什么非要十样菜,为什么芹菜要切一寸长,为什么胡萝卜丝要最后炒……但她记住了,芹菜是“勤快”,荠菜是“聚财”,黄豆芽代表“事事如意”,浓浓年味中饱含着深深祈愿。

到上世纪90年代,下岗的卢成英为维持生计,想到了妈妈的什锦菜。她“大胆”地改了配方:剔掉茨菰,用千张代替豆腐果,加入时令绿叶菜。前后琢磨半年多,“卢姐什锦菜”终于出摊,小半天就卖光了一搪瓷盆。

往后36年,越炒越红火,小摊变成了店面。临近年关,刚到三七八巷巷口就是一阵人潮,老的少的都等在她家窗前,还有人真空包装寄到福建、香港甚至国外。不愿让新老主顾跑空,卢成英每天凌晨3点半就起床买菜、备菜,一天要卖8大盆。女儿也在一旁跟着学,“像妈妈教我那样教她,菜要洗6遍以上,每一样都分开炒和拌。”

卢姐说,老南京还有个规矩,别的菜没有送来送去的习俗,恰恰这什锦菜,大家喜欢打电话问,“你家还炒啦?我来送一碗。”送的是口味,更是年味。

这份关于年的记忆,同样藏于热热闹闹的大集里。街头巷尾的红灯笼一挂,心底的年味开关就“啪嗒”打开。跟着热情的吆喝,在烟火褶皱里寻回最滚烫的年。

“卖腊肠嘞,新鲜腊肠嘞”“炸炒米哟”“白果树砧板,现锯现卖”……一踏入红庙新春庙会,鲜活而生猛的氛围就把人包围住。家住红庙小区的居民李传银从街头逛到街尾,手里拎满了皮肚、咸鱼、玉米粑粑等“土味”年货。

城市中心办庙会,是久违的烟火盛景。早在600多年前,红庙一带人流密集、香火旺盛,每次庙会都是金陵城的大事。但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集市淡出百姓的视野。“近些年,活跃的乡村大集不断吸引城市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红庙作为‘网红’街巷,也应重拾‘赶集文化’。”香铺营社区党委书记许艾芳说。

糖画师傅手起勺落勾出的灵动小蛇,春联摊子前笔墨晕染的吉祥话,还有装扮成财神的人偶一路派发红包。人们就近置办年货的同时,也重新体验着那些被时间雕琢的年俗。8天,10万人,社交平台热度飙升。头一回“赶集”的意大利小伙Max发表短视频,“芝麻糖超棒,中国年很热闹。”

岁月更替,对于年的期待,也许没有从前那样强烈。幸好,南京不乏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年复一年,或寻找或制造,让这个春节更有仪式感。

红白色运动服搭配红色贝雷帽和白色围巾,换上“春节皮肤”的刘铭丽,站在“福”字墙前,手持“平安喜乐”,微笑俯瞰镜头。她把这组新年照发在社交平台上,并命名为“接好运”,网友纷纷留言,“在哪里拍?”

她的“摄影棚”是夫子庙大市场。无处不在的灯笼串、中国结,浓浓年味从这里走向千家万户。“刚走进靠近入口的店铺,就被一片片‘红火’占满了眼睛,选购‘年红’的人进进出出。”刘铭丽起初还有些“怵”,怕耽误人家做生意。鼓足勇气说明来意后,“可情百货”的女店主不但欣然同意,还给她拿道具,引导她跟镜头互动。

“大市场开了多少年,我们家的‘年红’生意就做了多少年。”女店主说,早年间,铺子靠着品类全、质量好、价格透明,攒了一帮老主顾,栖霞、浦口、大厂的都有,年年跑来买,大多数人还用着现金。但近几年,在电商平台低价冲击下,销量比从前少了三分之一,正想着怎么跟上时代。“小姑娘的照片放上网,好多年轻人追着来。人气有了,生意也旺了。”

变得鲜活而亲近

将冲压出来的四色圆片修剪、刷胶、贴合,一只灵动的蛇眼就完成了……1月23日上午,秦淮灯彩传承人郑峰正在工作室赶制蛇年花灯。不大的房子里,挂满了“蛇”的骨架。除夕前,他还有30多盏灯要“贴”。

南京有句老话,“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灯等于没过好年。”每逢春节,夫子庙西广场东牌楼路都会设置传统灯市,那是郑峰这样的手艺人展示作品的舞台。郑峰出生在灯彩世家,8岁就开始帮母亲剪荷花头。他参与制作花灯已有30多年,为了备货,最近全家上阵,每晚都要忙到凌晨一两点。

郑峰手中的蛇年花灯走的是“讨喜”路线。蛇身呈流线型,蛇头大而圆润,眼睛有层次感,吐出的信子还打个弯。“蛇的相貌比较恐怖。上一轮蛇年,我做了很霸气的眼镜蛇,孩子看了都往后躲。”经历过失败的郑峰,从去年过完年,就在构思来年蛇灯的造型。距离过年还有三四个月,预订的电话不断打来。

“然而随着新兴经济发展、网络文化渗透,这一代人对传统灯彩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更喜欢快的节奏、酷的元素。”“郑峰”们努力抓住年轻人的心。

1月21日晚,第39届秦淮灯会亮灯。这是全息影像、无人机等现代元素与传统灯彩的首次“碰撞”。郑峰为此感到骄傲,因为他参与制作的鳌鱼荷花灯被无人机带上夜空,科技感扑面而来。

但这并非易事。为达成不超10公斤的硬性指标,只能采用竹篾子替代金属骨架。去谷里找竹条,拿劈刀多次劈细,再用圆角刨不断推刮,最终厚度不到1毫米。三个月制作周期,背后的苦功不胜枚举。

春节申遗成功,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这项传统文化的契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文化的辉煌多彩,也提醒着我们珍视它。学一门非遗技艺,成为很多90后、95后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时遇到的灯塔。

考上南京工业大学之前,徐州男孩仲博闻只在影视作品里看过舞龙舞狮。是校运会上学长学姐们的表演,让他知道了这项浦口本地的非遗技艺。

“手狮舞的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专业背景,既能强身健体,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大二那年,仲博闻成了南工大手狮舞团队的一员,在他看来,每周两次训练,偶尔去商圈、进社区展演,甚至还有机会去外地交流。他愈发喜欢这项“草根运动”。

在浦口,手狮舞的历史可追溯至太平天国年间,部队官兵的日常训练流传至民间,逢年过节巡街出游。但时代变迁,只有永宁侯冲等地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而且表演者年龄偏大,观赏性大不如前。“每只手狮5斤多重,年纪一大,体力肯定跟不上。”仲博闻说。

7年前,南工大体育系教师颜耀春自掏腰包组建社团,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不仅对传统动作重新编排,连服装、道具等细节也经过精心设计。就这样,手狮舞第一次进入课堂,成为南工大的一门选修课。“铁打的社团,流水的学生,人最多的时候,接近300名学生。”颜耀春骄傲地说。

因为手狮舞,仲博闻还一度成了“网红”。去年1月,“尔滨热”席卷全国,文旅浦口公众号带着仲博闻北上,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展示南京非遗,“一开始穿着羽绒服,根本舞不起来。我干脆脱掉外套,光着膀子在冰天雪地里表演了一段。”视频发到了抖音,作为“小墨宝”的仲博闻一夜之间火了。今年元宵节,社团还将前往平顶山,参加全国性非遗汇演。他说,带着非遗走遍大江南北,这种方式很酷!

作为蛇年春节的“仪式感坐标”,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活跃在城市的东南西北。江宁景枫开启非遗游园会,身着古装的年轻人高举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汪满田鱼灯参与巡游。民俗博物馆举办“乙巳蛇年生肖贺岁展”,南京剪纸、民间木艺、金陵竹刻等手工艺人,通过各自非遗技艺制作生肖蛇。

“爸妈,请传位于我”

位于江宁方山的开市客会员制卖场,工作日的下午两点依旧人潮汹涌。29岁的南京市民孙倩结账时着实等了一会儿,长长的小票打出来,她和爱人此行花了3000多元。她的购物车里,从茉莉奶绿、大桶爆米花、人气猪肉脯等网红爆品,到牛肉冻品、广式腊肠等日常必需,再到中药汤膳礼盒等春节特供,样样齐全。

这是她第三年自主操办年货,妈妈曾一度担心她的小家什么都没准备。事实上,她不光考虑周全,还有自己的主张。“补品礼盒买来送老人,零食饮料招待亲戚朋友用。过去我妈他们都选择国民品牌,我们年轻人更想吃点网红小众的。”她采买的年货,都是去年以来在社交平台上小有名气的“新面孔”。

店长熊少定直言这辆购物车“很典型”。这是开市客来到南京后的第一个春节,近一个月来上新了两百多种商品。拥有非遗标识的金华火腿、南京盐水鸭,承载集体记忆的10寸奶油蛋糕、彩虹糖大大卷组合装、杏花楼糕点礼盒等“重出江湖”,能承载传统年俗,引发人们怀旧。

既守正,又创新。围绕农历新年和生肖元素,春联不再是简单一张纸,带有立体造型的创意春联摆上货架;乐事薯片推出的蛇年礼盒装,外包装拆开可变成一条长龙,增加DIY乐趣,记者转了一圈,卖场里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件。“除了吃喝,我们还看重年货的审美个性和社交属性,好看又好玩,为什么不试试?”孙倩说。

写福字、贴春联,是过年的“传统动作”。当时代的接力棒交到年轻人手中,关于“如何过年”的想象正在被突破。

红彤彤的瓦楞纸悬挂在客厅角落,精巧的葫芦树错落有致,“有钱有闲”“好运常在”的红黑条幅从墙上垂到地面,橘红色的灯笼散落一地。第一年有了自己的小家,木小凌学着父母的样子,精心布置新年。对传统年俗注入新鲜细节,两位数轻松“拿捏”氛围感,为这位新晋家居博主圈粉不少。

每一个仪式感需求的背后,都藏着一份爱的表达。传承或是创新,总有一根情感纽带像风筝线那样,飞再高也是牵挂。

暴富枣,香蕉棒(磅)蛋糕,太妃舒(酥)糖,发财玛德琳……冷却好的甜品被逐一打包装好,等待取件的礼盒摞起来已近半人高。1月12日起,秀饼啊BAKERY上线“FOOD流油”新春礼盒,两周时间卖出1000份,最远的收件人在香港。

“‘网友’喜欢能带来情绪价值的东西,健康、暴富都是心底的朴素愿望。”毕晨辰说的“网友”,其实是她的“粉丝”。她本是拥有10万名学员的烘焙研发师,因抓拍傲娇爷爷吃鳝鱼面走红网络,她是短视频平台上的“好吃的橙子酱”,推出“挑战带爷爷吃100顿饭”系列让她收获了23万关注。有人评论,“没有妆造,镜头还晃,但就是很有家的感觉,想起了小时候带我吃东西的爷爷。”

她的面包店、甜品礼盒同样延续这份家庭感。店名是爷爷的名字——秀炳的谐音,礼盒腰封画着爷爷和儿子大福的卡通脸,还有印有“小写生活大写爱”的原创贴纸。“每天晚上,我直播甜品制作过程,爸妈和老公忙包装,爷爷在家带大福。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忙年。”

今年,毕晨辰一家坚定地留在南京过年,“爷爷85了,出远门太折腾。”和她不一样,几个最好的朋友不约而同地把时间留给远方。“有人举家到浙江,有人找搭子去滑雪,还有人尝试‘南北换房游’,不过还没成功。其实不管在哪里、怎么过,团聚就是年。”

或许下一个春节还将拥有更开放、更多元的体验,但于历史记忆回溯源头、在当下生活共享热烈、向未来愿景抒发美好的精神内核,不曾也不会改变。我们的春节跨越千年,仍然热气腾腾。

记者 周敏 盛文虎

标签:
责编: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