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中美网民大联欢”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大量自称“TikTok难民”的美国网民涌入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这一猝不及防的“国际化”,为中美两国网民创造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互动平台”,催生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身处大洋两岸,隔着手机屏幕,借助翻译软件,两国网友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跨文化、跨语言、跨时差的在线狂欢。“交猫税(晒出自家猫咪图片)”的见面礼、“塑料中文”和“哑巴英语”碰撞交织的中外作业帮、互学俚语网梗、民间特色文化输出等,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有人调侃小红书“在世界范围实现了早C晚A:白天Chinese刷,晚上American用”,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APP“被出海”的标志性时刻。
不管是“出海”还是“被出海”,沟通的渠道畅通之后,许多变化就会顺势发生。从游戏《黑神话·悟空》以破竹之势掀起的出海潮,到李子柒“归来”引发的全球回响,再到“小红书”变成“小洋书”造就的“赛博狂欢”,都是时代递过来的慷慨馈赠。从“走出去”到“走进来”,中国文化在全球的穿透力、能见度和触达率有效提升。
一边是美国人在线上体验中国,一边是韩国人在线下感受中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箴言正在当下呈现新的气象。免签“朋友圈”再扩容,入境游市场再升温,“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新风尚,China Travel成为年度记忆中最亮眼的关键词。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真实、开放和充满活力的中国就站在那里。同样,外国网友在“小红书”探寻长城的绝佳拍照打卡点位,与中国网友就饺子蘸料偏好各抒己见,你来我往间,文化隔阂如春日残雪般悄然消融。
传播学中有个理论叫做“互动仪式链”。在小红书构建的互动空间里,中美网民借由频繁且真诚的互动交流,开启了一场以情绪理解为内核的群体情感互动仪式,逐步筑牢情感纽带,凝聚认知共识。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网络相遇,交流之后发现彼此之间有相同的悲喜,一些“刻板印象”自然就会消除,更多“共同语言”也会渐渐形成,正如《环球时报》援引的《华尔街日报》评论,“在美中关系紧张之际,新的中美友谊正在一个此前几乎没太多国际用户的应用上萌芽。”
与传统国际传播自上而下的模式不同,这种民间平台驱动、网民自发互动的交流模式,在今天更具启发意义。一个个普通民众,就是一个个传播节点,他们分享的个人经历、生活感悟等“小故事”,虽然有些琐碎和娱乐化,但足够真实、令人动容。越是贴近生活、展现人性共通之处的内容,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就越小。这些源于日常、发乎内心的沟通越多,世界对中国的感知就越立体、越有温度。因此,无论这个“意外之喜”是不是昙花一现,它的意义都不只是一场“赛博狂欢”。当然,跨文化沟通带来的不仅是“破冰”,也有“碰撞”,如何让包容友好的氛围得以长久延续,这也是一个课题。
小红书上来了美国人,也许具有相当的偶然性,但偶然背后有其必然逻辑——今天的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无论是山川壮丽的“实体中国”,还是生气勃勃的“虚拟中国”,都在敞开怀抱欢迎全球友人。希望这样美好的故事越来越多,让“读懂中国”成为一场双向奔赴。
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