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辆到达站点时,司机按下ECAS空气悬挂按钮后,车辆高度便会缓缓降低——通过气动升降装置可调整车辆高度,方便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乘客上下车;侧挡风玻璃嵌入玻璃电热丝,冬天可实现“一键防雾”……1月14日,记者坐上常州271路公交车,沉浸式体验新车的首次出行。
连日来,常州市民发现以前乘坐的“大块头”公交车变成了电动“小绿车”。记者了解到,由常州公交礼河链合智造基地生产制造的48台新能源公交,将在春节前逐步投入运营。271路公交车司机华冬明高兴地说:“以前高端私家车才配备的功能,现在公交车也用上了,我们驾驶和市民乘坐的体验都大幅提高。”
小型化、电动化、智能化引领新能源公交新潮流。走进礼河链合智造基地,50辆崭新的“小绿车”整装待发。常州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务技术部部长衡健告诉记者:“这款8.5米长的纯电动公交车是当前的热门车型。”在这里,一辆车需要经过涂装、底盘组装、总装线、调试等74道工序才能出厂上路。2023年,常州公交联合北汽福田欧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礼河链合智造基地,从事新能源客车的组装生产,该基地生产车间面积超10000平方米,每年可生产整车约200辆。
转型升级是当前公交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从“购车”到“造车”,常州公交主动求变,加强与欧辉客车车辆采购和生产研发的深度合作。“我们现在不仅是用户,也是制造商。”衡健介绍,截至目前,该基地已下线129辆整车以及698件底盘KD件。仅一年时间,该基地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及长三角地区,还成功“走出去”,出口到印度等地。
背靠“新能源之都”,为此次合作赢得了可观的降本增效空间。在整车组装中,有200余种配件来自常州本地供应链。“一方面,我们规模化购买常州公交的组装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获得了常州公交稳定的购车订单。”北汽福田欧辉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常州项目部负责人刘斌说,“这样一套模式跑下来,实现生产效率、成本控制、长期合作的多赢。”
公司转型带动员工职业转变。“气压正常,无泄漏。”日前,底盘工艺技术员蒋健和组员正在对车辆进行气路检测。此前,蒋健原本是常州公交的一名机电维修工,得知公司要“造车”后,他认为这是一个好契机,“以前维修凭经验,现在施工看图纸。公司还组织我们到欧辉客车北京工厂学习、实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技能,去年收入也提高了。”目前,该基地组建了包括工艺技术组、生产计划组、质量组、物料组等10个工作小组,109名员工转型成为产业工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当前,公共交通领域“换新”需求加速释放。常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旭栋表示,将持续推动城市公交车新能源车辆更新和动力电池更换,尽快实现主城区营运的公交车电动化。对于奔跑在“造车”新赛道上的常州公交来说,未来充满机遇。衡健说:“新一年欧辉客车加大了与我们的合作力度,订单有望实现增长。我们有信心干得更好,赢得更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