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我妈是我妈”,跑审批一个部门要一份材料,本应取消的证明事项却又以“说明”形式出现……曾经,繁琐证明、循环证明、“奇葩”证明让群众烦心,也让企业烦恼。在数字化时代,通过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切实给群众提供便利,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安徽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给我们诸多启示。
“无证明城市”是指群众和企业去行政机关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无需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去开具相关证明材料的便民惠企城市治理模式。“无证明”并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证明“免提交”,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是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运用法治思维,依托数据共享,实现“无证利民”的有益改革探索。
证明本应发挥确认、备案作用,曾经却异化为责任甩锅、任性用权的“载体”。繁琐证明、循环证明、“奇葩”证明之所以顽固,源于背后的职能部门或公共服务单位缺乏流程再造、数据共享的勇气与担当。从根本上来说,打造“无证明城市”是政府部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给群众办事做“减法”的背后,是政府部门自身在做“加法”。比如,一个事项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打通壁垒,让数据流动共享,群众才能少跑腿,在一个窗口就能办成事。这意味着政府部门要更加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变“避责思维”为“负责思维”,变“你向我证明”为“我为你证明”。
“无证明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在准备工作阶段,哪些证明要取消、哪些事项要部门核验、哪些数据要共享,都需要各个部门深度分析、通力协作,遵循相关法律依据,再造流程,形成工作规章。在过程中,需要清理“奇葩”证明的存量,同时也要防止增量,不能旧的取消了,新的又冒出来。如果边减边增,整治效果就被抵消了。因此,用制度把各类证明规章定下来,才能从源头上防止“奇葩”证明变样重现。没有证明材料,出了问题谁来负责?事中事后如何监管确保安全也考验着部门智慧,要在管理的周密性和办事的便利性之间达到平衡。
群众还需要什么,我们还要怎么做?只要是为了方便群众,“无证明城市”建设永远在进行中。比如,邻近南京市的马鞍山市,一些部门负责人看到“双城”生活的群众和企业存在一些办证不便的困难,便积极探索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开展数据共享。如今,马鞍山市与南京市已通过数据互通、证照互认等办理模式,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看见群众的痛点,切中企业的难点,找到问题的症结,拿出改革的魄力,想出解决的办法,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就是“无证明城市”建设的逻辑所在。
安徽“无证明城市”建设,是改革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改革创新还有不少。我省“不见面审批”成为常态,许多政务服务事项都可实现在线办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让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便捷程度大幅提升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便民改革举措。民生是深化改革的方向。打造手续最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事流程,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是每个城市都要努力的方向。
杨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