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潘高鹏书画艺术回顾展”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开幕
2025-01-12 19:56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走进新华全媒体艺术馆,伫立“潘式”山水画前,仿佛翱翔于崖岩险峻的群山之上,凌空俯视千峰尽染的无限秋色;又恰似神游于生机勃勃的水乡原野,满目皆是斑斓明媚的水韵春光……

值新华日报创刊87周年之际,1月12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江苏省报业协会、江南时报和新华文投共同承办的庆祝新华日报创刊87周年之“高瞻远瞩——潘高鹏书画艺术回顾展”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开幕。

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冯健亲,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江苏省报业协会主席刘文平,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黄建伟出席。开幕式由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新华文投总经理管云林主持。

此次展览的主角潘高鹏既是新闻人又是艺术家。他数十年在新华报业美术编辑岗位上贡献智慧和才华,工作之余又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在山水画和水彩画领域进行着创新性实践与探索。此次展览既是对新华老报人艺术生涯的深情回望,是对新华日报87华诞的真情献礼,更是对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的“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激发文艺创作生产活力”的积极落实与及时响应。

领导致辞:

《新华日报》永远以潘老为骄傲

中国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挖掘和传播好江苏书画艺术成就,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于当代社会的精神观照,是一种对于人类价值的探求。

文化艺术与新闻传播相伴相生,紧密相连。87年春华秋实,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新华日报有如一片广袤的大地,始终记录着江苏书画艺术的四季,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全媒体展示平台,助推江苏书画艺术蓬勃发展,以优秀的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

双传学代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向潘高鹏致以感谢和祝贺,向到场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新华日报》是一张具有光荣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报纸。87年间,《新华日报》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致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它不仅是展现江苏文艺家风采的重要园地、彰显江苏文艺新成就的前沿窗口,也是诸多艺术大家的“孵化箱”“集聚地”。《江南时报》成功转型,在传播江苏文化好声音,讲好江苏文化好故事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接下来,将继续把江苏文艺家的服务做到细致化、精致化和极致化。潘老先生是从《新华日报》走出的艺术大家代表。他在《新华日报》美术编辑岗位上贡献智慧和才华,同时在书画领域进行创新性实践与探索,为推动江苏山水画走向全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曾经的岁月中,潘老以新华为骄傲,现在和未来的光阴中,新华将会永远以潘老为骄傲。

章剑华在致辞中表示,《新华日报》是江苏艺术的摇篮,一批著名的书画家、摄影家诞生于此。时至今日,在现代社会中,艺术已经离不开传播。只有通过传播,艺术才能产生社会效益和艺术效益。他将欣赏潘高鹏的作品时的感受总结为“三个独特”:视角独特、构图独特、色彩独特。艺术家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通常是站在高处观察远方,潘高鹏则是俯视看苍穹,视野与他人不同。潘高鹏的山水画善用几何图形进行构图,通过这样的构图方法,画面的呈现与众不同。潘高鹏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亮眼的黄色,可称为“黄绿山水”。

潘高鹏深情回顾了他在《新华日报》工作的经历。“我首先是一个编辑、记者,其次才是一名画家。能有今天的创作,得益于新华日报社对我的培养和锻炼。”潘高鹏表示,在那个“铅与火”的时代,所有新华报人都是24小时为一张报纸奋斗,对报纸一丝不苟的精神是他工作最大的收获。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他创作绘画有很大益处,至今仍受益匪浅。

全国十佳村官、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查家湾村原党总支书记顾相才分享了潘高鹏为查家湾村的发展题字祝贺和关心的故事:“潘高鹏先生及其夫人义务为查家湾景区、门楼、百果园、农业示范区、森林公园、亭子题字,积极参与查家湾美丽乡村文化规划,贡献了诸多极具价值的建议,在查家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化印记。”

现场,冯健亲、章剑华、双传学、刘文平、潘高鹏、黄建伟、管云林共同为展览揭幕。

嘉宾热议:

潘高鹏绘画是当代山水画的一座丰碑

既有飘然凌空俯瞰大地的磅礴气势,又有细微之处尽显精妙的笔墨画意,新华全媒体艺术馆中,50余幅潘高鹏书画作品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感受,吸引了三十多位艺术家、专家学者来到现场。

冯健亲表示,南京艺术学院是一个综合性艺术院校,南艺美术系历史悠远,培养出许多有风格、有个性、有面貌、有影响的画家,潘高鹏是其中一位。潘高鹏是新金陵画派传承代表之一,他的绘画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更多地融入了与时代相契合的创新,非常可贵。

刘文平告诉记者,潘老师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堪称大家。多年来,他对江苏省报业协会的工作十分支持,江苏省报协举办的众多书画艺术活动,他都作为评委热心参加,多次在各地开展艺术讲座,为书画后辈提供指导帮助。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画得好,书法写得也好,艺术上达到“双绝”,十分难得。从这场展览中,可以看见他作为一名艺术大家、新闻工作者的严谨及刻苦。

在南京博物院原党委书记、江苏群众文化学会会长兼书画艺术院院长嵇亚林看来,潘高鹏的作品画法鲜明,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视觉美,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给人的印象,满构图的青绿山水,很少留白;二是图层美,用线条和色彩一块一块打造的现代化笔墨语言,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三是意境美,可以让人静下心来认真欣赏,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近年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江南时报社在新华全媒体艺术馆主办的各种活动精彩纷呈。自从开辟新华全媒体艺术馆以来,我多次参加活动。从文案到作品到展览,精心策划一整套流程,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进入这个场馆,都能感受到这里无微不至的宣传与服务,对艺术家们也是一种触动,大家都希望能够在这里举办展览展示作品。”

“新华日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跟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息息相关。从新华日报走出了许多成就斐然、影响深远的艺术家,潘高鹏老师正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中国文促会理事、著名版画家陈超告诉记者,在新华日报的工作成长经历,给予潘高鹏的艺术生涯深厚的文化滋养。他的作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而是跳脱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时代风格,从中可以看到用心创作的“心象”、艺术追求的“心意”、艺术表达与专业技术达成的“平衡”,形成博大深远、气象万千的恢弘气势。

“潘高鹏在长期创作中形成了强烈的个人艺术语言和风格。”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翟优告诉记者,他的作品中存在一些标志性的符号,这些符号相互组合,构建出一个个充满寓意的画面空间,传递出独特的艺术思考。无论是大气磅礴的山水巨制,还是细腻入微的小幅画作,都能让人一眼识别出属于潘高鹏个人的艺术印记。

江苏教育学院教授、江苏省美协省直分会会长张广才认为,潘高鹏是一位很有创意、很有追求、很有个性的山水画大家。千百年来,中国画已经形成了一套程式,大家都遵循这个程式走,而潘老师在笔墨构成上完全打破了程式,这有相当的难度,并且需要相当的勇气。

“潘老师的书法有别于传统书法,他以画家的视角和手段来面对书法,更加注重书法体现出的神韵,所以他在用笔和结字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纪松认为,潘高鹏的书法作品里既有碑学的肆意和雄浑,也有帖学的细腻和优雅。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美术史论家衡正安认为,潘高鹏的绘画作品有三大特色:走在丹青彩墨一路,特别是表现江南水乡的山水,用色更加大胆、浓郁;对写意精神的彰显,用书法的笔法勾勒出自然的物象,不管是山水、河流、草地还是房舍花鸟,都呈现出一种写意的精神;呈现东西方艺术的交融,在用色上结合西方绘画色彩风格,使画面饱和度增加,充满立体感和空间感。

著名美术史论家、书法家赵启斌表示,新华日报是江苏文化传播的高平台,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最高的艺术学府,高平台、高等学府构筑了潘老广阔的心胸气量、博远的精神气量,成就了潘老大气的绘画艺术。“潘老创造了以江淮地区的平原和水为主的绘画主题,他长期生活在兴化,他的精神、他的感情、他的深情就根植在这片大地上。”

著名美术评论家韩忠言认为,潘高鹏先生在开创黄绿山水的同时,探索用以天观物的视角,将广袤无垠大地的奇观伟景融入主观感情,在美的观照中发现并赋予自然以新的生命,是对中国特有的“观物取象”法的创造性发展,是当代山水画的一座丰碑。

开幕式后举办了潘高鹏绘画创作艺术研讨会。“潘高鹏先生的绘画在当代绘画界具有典型的现代意义,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和评价,对于当代绘画的继承和创新有着深刻的思想启迪。”众多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独特的专业视角,针对其绘画技法、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展开深入研讨。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徐曦 姬传涛 杨爽 张雅倩 邓雯婷 张梓扬 钱月明/文

潘浩东/图

标签:
责编:陈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