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光,我和“我”又同框
1

【振兴】 2024年9月13日,“时代楷模”、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右)来到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村民杜中志的桃园指导果树栽培。2003年,在赵亚夫带领下,杜中志种植了3亩有机桃,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户,走上了致富路,村里其他人也在赵亚夫团队指导下,日子越来越好。图中老照片为2007年9月,赵亚夫向杜中志讲解有机种植技术。

【安居】 2024年10月10日,居住在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湖畔旺屯的刘成芳(右)和老伴收到五年前搬离老屋时的照片欣喜不已,回忆起搬家前的历历往事。刘成芳是苏北农房改善工程中金湖县首批受益者,图中老照片为2019年1月,刘成芳和老伴在老房子前的合影。

【通途】 2024年10月24日,曾参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丁在忠(前排左二)和几位老桥工来到龙潭长江大桥,与90后等新建桥人交流互动。图中老照片为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后不久,丁在忠在大桥上的留影。

【传承】 2024年11月16日,国家级非遗(昆剧)代表性传承人王芳(右)和青年昆曲演员尤磊(左)重回昆山市巴城镇石牌中心小学,指导小学员练习昆曲。图中尤磊所持老照片为2004年8月,该校首届小昆班学员尤磊与摘得“金花”奖的小伙伴们赴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深造前的留影。

【幸福】 2024年9月28日,南京市民施顺才一家来到“南京眼”步行桥拍摄国庆全家福。在国庆等重要节点拍照留念,是施家的传统。一张张合影,留下了这个家庭的幸福记忆,也记录了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图中老照片是1983年国庆,施顺才携妻女在南京大江照相馆拍摄的全家福。

【出海】 2024年11月26日,徐工集团携众多新产品、新技术在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上重装亮相,向世人展示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图中老照片为1992年,徐工集团代表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首次参加德国慕尼黑宝马展的情景。

【希望】 2024年8月27日,江苏省第一所希望小学——盱眙县希望小学的首届学生、现任教师周子瑾(左一)和昔日同窗在老照片前,给学生们讲述学校初建时的艰辛情景,感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图中老照片为1992年9月1日,该校首次开学,孩子们在尚未完工的泥泞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

【蝶变】 2024年9月4日,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农民王艳玲、耿玉华、陈艳红、王玲华(从左往右)来到“耿车之路”展览现场,回忆走街串巷卖豆腐的情景。如今的耿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中老照片为1986年5月,四姐妹进城卖豆腐归来。

摄影 肖勇 余萍 张筠 万程鹏 蒋文超 王诗宇

□ 记者 田梅 涂珂

32年前,江苏省第一所希望小学落成,黑白影像定格下300多位孩童赤脚参加开学典礼的瞬间。今秋开学再聚首,人到中年的他们事业有成、神采飞扬,教育改变了农家娃的一生;

38年前,宿迁“豆腐姐妹”脚蹬“二八大杠”叫卖豆腐,如今年轻人纷纷投身农村电商,挂上“小黄车”足不出户“卖全球”;

32年前,徐工集团代表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首次参加德国宝马展,只带去了一些资料和图片展板。在今年11月的上海宝马展上,徐工产品集聚1.2万平方米的最大展区,向世人展示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为浓墨重彩做好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报道,2024年9月起,我们寻访老照片、采撷新画面,通过“接力拍”的方式,邀请影像里的主人公穿越时光与昔日同框,讲述如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聚焦新时代新江苏的最美瞬间,展现“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的生动实践。

这里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600岁昆曲“春色今如许”,三代“梅花”同台同框话传承;“中国近代第一城”城市封面焕新颜色,大江见证沧桑蝶变。

这里以小人物镜像大时代:湖畔旺屯的乡亲们搬进“小别墅”,日子更旺了;南京施顺才家47本家庭相册,珍藏着一个“小家”和“大国”75年共同成长的记忆。

这里以小故事彰显大情怀:农技专家赵亚夫带着老杜和乡亲们致富,而今更多科技英才走向田野,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80后”老桥工与90后等新建桥人在即将通车的龙潭长江大桥畔豪情对话,从“争气桥”到“创新桥”,天堑通途“桥”见大国力量。

跨越时光,我和“我”又同框。新旧场景在同一时空中链接融合,带来温暖与感动;接力拍摄、接续奋斗,普通人平凡生活的真实点滴应和蓬勃发展的时代脉搏,讴歌奋斗者的使命传承与担当。

每一个故事,都是对“更好日子”的注脚;每一个注脚,都凝聚向上的力量:生活更好,江苏更美,中国更强。

标签:
责编: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