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靖江两大民营船企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业,同时与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签下共计24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大单,订单价值高达285亿元。至此,靖江船企在手订单总额超过2500亿元,占全国订单总额比重近两成,占全球比重超一成。
在打造世界级“船都”的背后,靖江市紧扣企业需求,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成立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委,助推政企高效沟通、产业有效合作、科技协同创新,把上下游企业拧成一股绳,合力共推靖江船舶产业集群行稳致远。
靖江市委书记、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长平表示,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这两个关键词,靖江全力推进创新型示范市建设,激活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围绕产业链党建这根主轴,靖江深度贯通融合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持续涵养更为先进、更加全面的产业链服务和科技创新生态,努力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上建堡垒,科学绘制“路线图”
“在铸造产业共性技术攻坚支部的协助下,我们启用‘改良泡花碱+固化剂’工艺,相比以前不但没了气味,而且耐高温,浇铸质量可控,废沙也可循环再利用,既提高了产量,也达到绿色环保效果。”靖江市绿色智能铸造产业联盟党委副书记、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斌说。截至目前,攻坚支部已顺利攻克“万吨级废弃活性炭高效再生装备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10余项共性技术课题,申请发明专利5件,助力铸造企业实现增收7589万元。
日前,由靖江城南园区主导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党委正式成立,辐射覆盖企业79家、党组织27个。城南园区依托高校院所、共建单位、科技镇长团等力量,组建产业联盟党建智库,为项目落地、人才引进、产业升级等提供解决方案,为靖江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靖江市大力实施“向‘新’求‘质’ 链动未来”产业链党建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项行动,在产业链上筑堡垒、优服务、聚合力。该市分行业组建船舶制造、汽车零部件、暖通空调、绿色铸造四个产业联盟党委,实现了靖江“船车机电”主导产业党组织全覆盖。按照引方向、架桥梁、促共享的理念,各产业联盟党委通过绘制一张产业链发展图谱、制定一份产业发展规划,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明晰的“路线图”。同时,健全产业联盟党委联席会议制度,组织联建单位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开展研究、提供信息,今年以来累计向党委政府提供建设性建议24条。
“三张清单”牵线,多方链接“后援团”
围绕“产业缺什么”“我们有什么”“工作做什么”,靖江各产业联盟党委有序实施产业链党建蹲点解剖行动,深入产业一线问需求、送政策、解难题,梳理形成19项共性需求清单、33份部门资源清单,并揭榜实施8类25个行动项目。
针对“蓝领技工缺失”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暖通空调产业联盟党委靶向设立“蹑云江来”大学生就业基地,选聘“智创发展”顾问,以“春风行动 乐业马洲”“靖聚英才 携手江来”“乐业马洲 家门口就业”等专场招聘会为契机,提供产业“链上”岗位200余个,促成约80人与“链上”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聚焦企业产能提升、安全提升、质量提升等需求,靖江统筹税务、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力量,组建8支助链强企服务队,持续开展“春雨润苗”税费优惠、“标准引领”质量强企、“红帆管家”外贸护航等行动,进链入企提供税费减免、项目代办等政策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电、物流运输等问题100余项,妥善处理涉企纠纷166件,办理减税退税3.21亿元。
依托“联盟日”活动载体,产业联盟党委负责牵头策划政策解读、供需分享、银企对接、校企共建等活动,针对链上企业采购、销售、技术、融资、用工等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搭建交流平台,寻找合作机会,切实架好联盟成员单位之间、链上企业与政府部门以及服务性组织之间的桥梁。
优化服务促共享,产业强市“加速跑”
“在银行为船舶行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中,船舶预付款保函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金融工具。”工商银行靖江支行行长曹琴霞介绍,船舶交易由于其标的物造价高、建造周期长等特殊性,船舶预付款保函成为银行与船企之间合作的“敲门砖”。据统计,工行依托“船舶行业企业家加油站”平台,已累计为靖江船舶行业提供综合授信支持超80亿元,合作船舶保函余额66亿元,为靖江船舶行业融入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靖江各产业联盟统筹开展资源融合互补、价值合作共创的协同创新,今年以来助力落地“江苏省船舶产业研究院”“靖江(上海)离岸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新签船舶、暖通、铸造等领域产学研合作项目60余个,集聚中外高层次人才200余名。联盟党委还充分发挥新时代造船等链主企业的资源配置和标准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建长三角船舶海工装备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共育新技术、新产品。
与此同时,靖江着力打造船舶制造产业联盟党建综合体、空调行业协会党群服务中心等产业链综合服务阵地,推出金融融资、劳动保障、转型指导、代办帮办等多元服务,力求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最大范围形成“产业+党建”发展合力,推动全市船舶海工、汽车零部件、暖通空调、绿色铸造等特色产业加速实现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强链补链,“多链”融合奏响产业强市“最强音”。
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陈阳 贾秋敏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