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论:从“难落实处”抓落实
2024-11-25 06:39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辛时平  
1

院里不给散养鸡鸭,农具必须整齐放下,路边“杂树”全都砍掉统一绿化,门前空地不许种菜只能栽花……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一些脱离农村生活实际的管理措施,导致一些群众比较反感。

群众不认可,是因为工作成效与群众期待之间存在落差。在群众看来,中央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力度很大,可有的地方将任务分解到基层后,出现了政策“层层递减”的现象。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工作推进成效不明显,但为了应对上级达标验收,又把任务要求“层层加码”,只顾“面子”没有“里子”的问题增多。

政策层层衰减、监管层层加码,类似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有的地方对营商环境“选择性”优化,办理涉企政务服务确实提了速,但破解“趋利性执法”顽疾却进展缓慢,基层执法部门对企业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细枝末节要求过多,企业执行起来无所适从。再如,有的地方将基层活动中心纳入目标考核,对面积还有硬性要求。虽然有些确实成为村民活动场所,但一些活动中心建设只为完成任务、应对检查,选址不合理、一味追求功能设施、脱离实际需求,导致针对性、适用性不强,建成后便处于闲置状态,客观上造成资金浪费。

不减负担减激励,不加利好加监管,如此“反向加减”,问题出在哪里?一个重要原因是“层层衰减”的政策执行力,难以推动困难的目标任务。条线上的任务落实须经层级分解,而每一级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也有区别。如果工作没有抓在关键上,职能部门就可能急于求成、避重就轻,拣那些容易出成绩的干,以掩盖对难点痛点问题的解决不力。当政策与资源在层级分解中不断减弱,到了基层部门就可能出现“弹匣里没子弹”的窘境,倒逼基层干部把心思放在加大监管上,从而怪象频出。

出台政策、制定措施,说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倘若各地各部门遇到难题绕着走,一味追求本级“最优解”,甚至对政策“挑肥拣瘦”,就会产生“分解谬误”,损害整体利益。基层部门无所适从、进退失据——如果严格执行,可能会折腾群众;不执行,则督查考核过不了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难以落实到位。

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部署正在有序推进,制定了一系列长期目标、系统目标。地方在推进改革、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不能将整体任务简单分解、长期目标碎片化实施、“持久战”打成“突击战”,这样才能避免产生“上热下冷”的改革“温差”、政策“落差”。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提高人民群众对政策的获得感,需要各地各部门在任务分解、政策细化的过程中,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力戒“机械照搬”,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因地制宜、久久为功推动落实难点、改革难题的解决。善于创造性落实,在把握原则和目标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创新思维,使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政策往基层延伸犹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各级各部门要确保对政策的理解不走偏、贯彻不打折、创新不走样、推广不变形,形成从“难落实处”抓落实的合力。

标签:
责编: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