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站式”解纷平台实现县乡村全覆盖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1

“外墙落水管堵塞,我家天花板直冒水!”前段时间,扬州市江都区某小区二楼住户姚某向该区矛调中心反映问题。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后发现,受台风“摩羯”影响,该小区落水管来不及疏水,加之五楼住户修屋面堵塞落水管下水口,导致向二楼返水。了解矛盾症结后,该中心调解员及时与相关业主沟通,同时邀请小区物业、住建部门、物管办等共同参与,现场给出解决办法,最终楼栋全体业主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一起物业纠纷被成功化解。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从去年10月起,扬州专题部署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到今年6月,全市实现9个县级、83个乡级和1413个村级“一站式”平台全覆盖。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群众的问题诉求往往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扬州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处长杨川说,为让群众揣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他们整合信访、法院、司法等核心调解力量,让住建、人社等重点部门常驻,民政、农业农村、教育等紧密部门定期轮驻,其他部门随叫随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真正让群众“进一扇门,消所有怨气”。今年1—10月,扬州县乡两级“一站式”平台共受理矛盾纠纷10092件,实质化解9698件,化解成功率96.1%。

几个月前,扬州市职业大学高邮湖校区即将交付启用之际,因青苗补偿纠纷,施工队受到当地居民阻拦。当地学苑社区网格员在巡查走访中获悉此情,立即用全要素网格通发出处置请求,高邮指挥调度中心收到联动处置工单后,立即流转至镇级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当日,相关工作人员即召集专业人士、社区干部、施工方、涉事居民等,在项目部会议室进行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矛盾得到及时化解。

“以前总有群众反映,村里评不上理,遇事要上县里讨个结果,导致县里矛盾调解压力增大。”杨川说,为缓解这一现象,扬州积极推动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数字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基层群众来访,先在“一站式”线上平台登记,流转至全科调解员无差别进行调解,能够解决的审核结案,需要专业调解的线上流转至值班领导再研判派遣至对应部门,调解结束由值班领导审核结案,实现矛盾纠纷线上受理、分拨、办理、反馈、评价的业务流程闭环,办理进展全程可溯。目前,扬州矛盾纠纷95%在镇、村两级得到有效化解。

为将矛盾化解在小、解决在微,2021年起,扬州在全省率先打造“微网格”工作体系。以50—100户为标准,将6120个网格细划分为30178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配备一名微网格联络员和多名志愿者,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梢”,“微网格”成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发现隐患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今年以来,扬州已累计排查信息5.3万余条,5.1万件矛盾在网格中化解。

近期,一起发生在仪征市大仪镇的工伤矛盾纠纷中,受害者张某家属和涉案企业对赔偿数额以及支付年限问题始终僵持不下。“和事佬”王金昌了解情况后主动加入调解,并邀请陈集法庭法官前来,向双方当事人详细讲解相关法规,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有困难,找老王……”大仪镇本地人对此耳熟能详。2012年王金昌调解工作室成立,每年受理矛盾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2019年,该工作室被省司法厅评为“江苏省金牌个人调解室”。

多年来,扬州统筹用好“三官一律”、退休干警、志愿者等,积极培育基层调解力量,“品牌调解”处处开花。在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安平社区,记者见到74岁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省最美人民调解员何春涛。一有时间,他都会走进“春涛法律服务中心”整理案件台账,桌上的记事簿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经手案件的进展情况。自中心成立以来,何春涛担任义务法律顾问近20年,先后受理各类案件近千起,帮助调解居民纠纷数百起,维权金额达千万元。

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扬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耀武表示,扬州将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规范化建设运行,全面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户”工作体系,抓前端、治未病,不断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

记者 李鑫津

标签:
责编: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