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畔,夜幕初上。一座参照拈花塔肌理、高24.75米的AI塔在暮色中亮灯,塔身周边水雾幻化为“立体画卷”,各种场景随音乐节奏在其中流转。1500架无人机以塔为轴,在夜空中执笔——拈花一指从夜空中缓缓而降,巨大的蓝莲花焰火瞬间触发,在塔顶绽放,随后倾泻而下,与地面升腾的银色烟花交汇……
这是无锡拈花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科技赋能文旅的又一次创新尝试。全国人大代表,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道出其中奥秘:“我们在无锡鸿山奇境等项目上,以国际领先水平的空间定位技术,实现虚实空间数据的精确映射,通过AR+VR无感切换以及图形一体、渲染引擎,实现尽情沉浸、自在体验。”
“从过去有没有到现在好不好、精不精、美不美,文旅已经成为当下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也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吴国平代表始终牢记“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殷殷嘱托,以踏石留印的行动、实实在在的成果展现文旅企业的力量和担当。
除了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不断升级迭代,以高品质的场景供给提振消费,拈花湾文旅还在近年打造包含禅文化、儒家文化、金陵文化、汉文化、三星堆文化等为主题的十余个精品景区,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多个项目成为当地文化精品、城市标志。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四年前,按照文化润疆、产业兴疆的总体要求,拈花湾文旅在江苏援伊指挥部的支持下,以市场化手段,开始了援疆的步伐。
新疆哈茵赛,被誉为“开满鲜花的山谷”,坐落于那拉提空中草原与河谷草原的交汇之处。就在今年夏天,这里见证了拈花湾·哈茵赛民俗风情度假村的落成。项目以“梦想的院落”为主题,结合草原游牧民族风情,主要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度假村落,园区共有332间特色客房,35家商业店铺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演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度假村的300名员工中,当地居民超50人。
吴国平代表介绍,拈花湾文旅还有一个援疆项目位于霍城果子沟景区,去年已经动工,一期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开放。他说:“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力争为江苏打造一个百亿级的文旅现象级头部企业,奋力写好‘走在前、做示范’的文旅新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这为我们指明了服务国家战略的前进方向。”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殷鹏深刻认识到,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走在前”,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发展机遇。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江苏省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深度参与跨区域算力枢纽建设。在苏州、芜湖核心节点以及仪征、南京吉山等区域节点承接多项算力中心标杆项目,建设规模达200MW,有效提升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集群的承载能力和功能能级。殷鹏代表介绍,在长三角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吴江算力中心,长三角跨域算力资源智能调度已经实现,上海、杭州等地的低时延互联,助力区域数字产业达成高效协同。
作为“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江苏通服还聚力为数十家头部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咨询服务,以“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推动头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并伴随式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场景深化、可研设计、项目管理、人才培训、标杆申报、标准编制等全栈服务。在长三角一体化治理中,江苏通服以数字技术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均质化,在多个重点领域打造标杆示范工程。殷鹏代表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江苏通服将始终牢记嘱托,持续深化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主动作为,为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勇当标杆贡献通服力量。”
三十多年来,东山精密集团像是科技蓝海中的航船,在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浪潮中,积极进取,主动作为,从乡村小作坊一举蜕变为年收入过300亿元的大集团。
“作为扎根于江苏这片沃土上的科技型民营企业,更应当以‘打头阵’的强烈意识和务实举措,主动落实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省人大代表、东山精密集团党委书记计亚春表示,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形势,集团把“逐高向新”作为永恒追求。他说,此前集团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推进方案,研究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行动指南,超前做好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谋划落实,一着不让地推进电子消费品和新能源结构件制造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抓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未来产业的孵化培育。
面对奔涌的新技术浪潮,计亚春代表还推动强化DeepSeek和数字化平台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推动分散的孤岛式制造体系走向网络化协同开放的制造体系,逐步实现产品制造、价值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等各方面的协同管理,计划、采购、工艺、制造和集成等各环节的协同优化和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以高质量发展打造百年企业。
刚刚过去的夏季,各色口味的小龙虾无疑是大小夜市、餐馆里的“红火主角”。盱眙龙虾产业作为江苏特色产业的典型代表,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集养殖、加工、销售、餐饮、文旅等多业态融合的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底,盱眙龙虾养殖总面积达到98.5万亩,总产量达14万吨,龙虾一、二、三产业实现总产值378亿元。这一产业,不仅是盱眙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相连。
淮安市人大代表、盱眙龙虾协会会长芮士光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盱眙龙虾产业带动大量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盱眙龙虾凭借独特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成为区域农产品流通和餐饮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在履职过程中,芮士光代表积极为盱眙龙虾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他关注产业发展中的政策需求,提出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引进等建议。推动政府加大对龙虾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土地、环保等问题。同时,积极参与行业调研,了解企业和养殖户的实际困难,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今年以来,围绕‘走在前’,我们推动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芮士光代表说,在产业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探索龙虾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例如,开展龙虾病害防治技术研究,降低养殖风险;研发绿色环保饲料,提升龙虾品质等。
此外,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大力发展龙虾文旅产业。结合盱眙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以龙虾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和线路,如盱眙“尅街”、龙虾主题酒店等。同时继续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带动等方式,帮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开展龙虾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养殖技能和收入水平。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贡献力量。
芮士光代表表示,未来盱眙龙虾产业将牢记嘱托,以“走在前”为目标,不断创新发展,为盱眙龙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江苏“挑大梁”责任的落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