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检察服务窗口,一块醒目的12309指示牌,一声温润而坚定的“人民检察院为您服务”……在江苏各地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简称“综治中心”),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常态。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其他政法部门携手共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
截至今年7月,全省列入行政区划的95个县(市、区)已实现检察服务入驻综治中心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全省检察机关在县级综治中心处理各类群众诉求1819件,协同其他入驻部门推动化解多头信访、疑难复杂信访332件。从苏南到苏北,这一抹“检察蓝”正以专业的法治力量,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实的检察保障。
高位统筹 强力推进
基层安则天下安。我国社会治理点多、面广、难度大。长期以来,矛盾纠纷调处资源散落在司法行政、街道等多部门和单位。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个地方“找个说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综治中心就是集中受理和处理老百姓诉求的地方,主要承担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等职能。对老百姓来说,遇到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债务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都可以到这里“找个说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综治中心工作,推动综治中心探索实践,实现“从无到有”。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推进县以下综治中心建设。2019年1月,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首次规定设立省、市、县、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推动综治中心提质增效,进入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县级为重点加强综治中心建设,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纠纷。
在江苏,综治中心建设起步早、力度大、基础好,江苏也是较早实现综治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的省份之一。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决策部署,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苏实践、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江苏将综治中心建设列入省委政法委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并连续3年召开现场推进会。
2025年5月,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江苏省委政法委等15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县级综治中心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到今年年底,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方面规范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到2026年底,基本实现省、市、乡综治中心规范化。8月1日,全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就提升综治中心实战实用实效作出进一步要求。
检察机关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参与者和保障力量,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江苏省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参与综治中心工作。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铁实两次专题听取阶段性情况汇报,对检察机关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职能定位、重点任务、力量配备等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综治中心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相关精神以及江苏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要求,以高质效法律监督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自省委、最高检下发相关通知后,省检察院成立专题调研组,两次深入基层摸底调研,形成详细报告,就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的职能职责、工作流程、人员配备等进行论证,力求找准真问题、破解真难题。
“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层层拧紧责任链条,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2025年6月9日召开的全省检察机关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上,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席玉峰要求。
2025年6月9日,全省检察机关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睢宁召开。
此次会议重点解决“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重点作出部署。此外,会议还明确了规范入驻方式、配强入驻人员、抓好入驻履职“三项任务”,就着力提升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针对性、切实增强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效性形成共识。
目标导向 规范提升
“此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明确了‘五有’标准化。江苏省检察院紧跟上级部署,锚定‘五有’目标,全方位推动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工作走深走实。”省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周新欣表示。
为此,省检察院在“入驻硬件”上作出明确规范要求:在综治中心科学规划检察服务办公区域,在醒目位置设置“12309检察服务中心标识”,在接待窗口统一摆放检察监督标牌等。
在省检察院的“标配”基础上,各地检察机关还结合各自特色进行场所“升级”。无锡、徐州、南通、连云港等地设置了相对独立的检调对接工作室、检察听证室和心理疏导室,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司法公开透明提供了专业化、规范化的硬件支撑。
省检察院对派驻人员也提出明确要求:基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应成建制或团队入驻县级综治中心,原则上按照“1+1”模式配备入驻人员,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各1人。同时要求,在全院范围内选派常驻人员,业务部门选派人员轮换周期为3—6个月,从而确保工作推进的延续性、有效性。
综治中心作为“零距离”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既是倾听民意的“前哨”,也是感知社会风险、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据介绍,省检察院选派的业务部门人员应侧重履行拓宽法律监督来源渠道等监督职责,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真挚的为民情怀、较强的业务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发现法律监督线索,善于面对面做群众工作。
各地检察机关也在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创新工作机制。
沛县检察院对标综治中心“五个规范化”,制作《综治中心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登记表》《综治中心控告申诉登记表》,创新“前台后台”双线分流闭环,精准对接涉检事项。该院贯通“内外职能”协同联动,对内及时与本院有关部门做好流转、反馈等工作衔接,对外主动对接综治中心15家常驻单位,深挖监督线索,拓宽案源渠道。依托信息化手段做到“一案一码”,实现矛盾纠纷“一键提交、一码流转、全链督促、全程追溯”。
2025年7月的一天,泰州市海陵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顾运帷下沉区综治中心,带头接访一起民事申请监督案件。她耐心倾听对方诉求,细致释法说理,最终促使对方息诉罢访。根据泰州市海陵区检察院制定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驻区综治中心工作方案》,目前该院已建立“党组领导、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助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派员轮流接访的工作模式。
连云港检察机关建立多层级化解机制,通过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业务部门共同参与、专职派驻人员具体抓落实,有效化解风险矛盾。东海县、海州区两地检察院实行每周院领导带班接访制度,已接待来访群众200余人次。
聚焦重点 精准履职
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完成进驻只是第一步,深度融合、充分履职才是重点。根据要求,检察机关职责包括全面履行依法办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法治化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渠道、协同开展服务管理、加强分析研判等。如何以检察履职助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检察职能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省检察院出台的一份试点方案给出了答案。
今年7月,省检察院选取13家基层检察院,就检察机关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创新履职开展试点,内容包括:利用综治中心数据平台深度挖掘法律监督线索,将支持起诉职能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及在综治中心全面开展刑事和解工作。
海安市检察院是试点单位之一。该院有序联通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平台与本级院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综治中心的数据平台,该院已综合采集分析信息78件,联动化解矛盾纠纷18次,制发风险提示6件。
同为试点院的宿迁市宿豫区检察院,在区综治中心设立“支持起诉便民服务站”,依托综治中心“集成集约”优势,建立“支持起诉+”多元解纷模式,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化解”。目前已通过调解成功化解劳动争议、家庭纠纷等案件5件;对法院执行活动开展现场监督7次,帮助追回欠薪20余万元。
句容市检察院借助专业矛盾化解品牌“容解纷”的资源优势,在市综治中心创新构建“检察服务办公室+容解纷工作室”双办公室运行模式。工作室成员包括人民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在调解纠纷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去年冬天,73岁的陶某因一场交通事故赔偿金没谈拢而情绪激动,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检察官召集“容解纷”工作室成员研判案情,并启动“救助+和解”帮扶模式,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这样的“解法结+化心结”双轨调解模式,已成为句容市综治中心化解疑难矛盾的“金钥匙”。
“要借助综治中心进驻部门多、统筹调集资源能力强、全量汇聚各类矛盾纠纷基础数据等优势,精准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席玉峰副检察长强调,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提升检察机关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能力水平,为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作出新的检察贡献。
综治中心建设历程回顾
2002年,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在全国率先建立乡镇综治中心,之后浙江全省各乡镇普遍建立了综治中心。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推进县以下综治中心建设。
2019年1月,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首次规定设立省、市、县、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推动综治中心提质增效,进入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
2023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的意见》,对强化县、乡镇(街道)两级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功能作出部署。
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县级为重点加强综治中心建设,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纠纷。
2025年3月29日至30日,中央政法委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会议要求,2026年基本实现省、市、乡综治中心规范化。
来源:清风苑杂志
文字: 田野 朱文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