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实:强化系统思维 全面依法履职 以检察之力护航美丽江苏建设
2025-08-28 10:28  来源:江苏检察在线    
1

强化系统思维 全面依法履职

以检察之力护航美丽江苏建设

江苏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铁实在全国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江苏承载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江苏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宏伟蓝图。近年来,江苏省检察机关在最高检和省委坚强领导下,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强化系统思维,坚持全面履职、依法履职,奋力护航美丽江苏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5件、典型案例57件。

一、立足职能定位,融入监督体系,提升生态检察履职精准性。

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检察是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聚焦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找准生态检察履职切入点、着力点。一是服务保障重大战略。针对江苏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交融的省域特色,部署开展守护长江、大运河综合保护等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依法起诉污染环境类犯罪6990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502件。二是创设“六长出题”工作机制。市县检察院提请地方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府首长、政协主席、政法委书记和检察长等“六长”,围绕属地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出题”,推动解决治理难题,获“六长”批示305次。省检察院办理的长江船舶污染治理、长江岸线生态保护案件,时任省委主要领导均批示支持。三是加强贯通协作。省检察院与省审计厅等单位会签机制17项。会同省公安厅等单位连续五年开展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造假等专项行动,有力震慑犯罪。协同省攻坚办整治群众“房前屋后”油烟扰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提升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联合省生态环境厅共治噪声污染难题,推动全省明确噪声监管职责。

二、发挥履职优势,紧扣治理难点,提升生态检察工作实效。

我们深刻认识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高水平保护的难点问题,注重融合履职,依法打好生态环境治理“组合拳”。一是注重综合履职。对刑事案件坚持必查有无环境资源损害后果、有无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有无移送线索必要,开展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执行专项监督,建立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与行政公益诉讼衔接机制。针对机动车检测机构使用作弊器违法篡改数据,苏州市检察机关“全链条”依法追究涉案公司及作弊设备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二是注重一体履职。围绕跨省域江河湖海保护、跨区域倾倒固废治理、候鸟迁徙栖息地保护等事项,与14个省市会签协作机制10余份,破解“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治理难题。在最高检指导下,依法办理横跨江苏、上海、浙江的太浦河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追偿赔偿金2300余万元,全部用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修复项目。三是注重科技赋能。加大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运用,组建污染物性质鉴定等7类113名专家库,破解生态环境案件线索发现、调查取证、鉴定评估等难题。研发生态环境领域法律监督模型36个,应用模型发现线索1.5万余条,立案300余件,为绿水青山注入智能守护的检察力量。

三、强化以案促治,注重标本兼治,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效能。

我们深刻认识“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意义,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供更多优质检察生态产品。一是做实生态修复。携手江苏海事局打造长江船舶污染治理示范区。推动建立生态环境修复基地101个,探索认购碳汇等替代性修复,督促治理被污染水域面积70余万亩,保护耕地、湿地等640余万亩,清除固废150余万吨,追偿赔偿金34亿余元。二是助推产业绿色转型。聚焦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公益损害重点,加大检察监督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针对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污染海洋环境问题,省检察院立案推动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助推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连云港市检察机关推动属地政府开展机动车拆解行业治理,引导商户入园规范经营,护航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源头治理。深化运用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154份建议提案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助推问题整改。针对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2023年以来,撰写调研报告117份,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80份,获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64次。办理买卖费氏牡丹鹦鹉、督促处置油泥、电捕野生蚯蚓破坏生态等案件,推动相关法律、司法解释修改完善。

下一步,江苏检察机关将认真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持续强化履职担当,深化实践“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努力为巩固提升美丽江苏建设新成效作出更大检察贡献!

标签:
责编: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