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刘青青:“青”听群众心里话
2025-07-02 14:42  来源:江苏检察在线    
1
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业务能手、泰州市海陵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 刘青青

海陵区检察院位于泰州市主城区,院小人少,控申接待窗口更显得小。虽是小窗口,但我们也用心起了个名字——“青听”窗口。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青”是生命最初的颜色,我们希望自己能守住初心,认认真真听群众说话,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以窗口为起点传递法治的温度和力量。

2020年3月,我从刑事检察部门转岗到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初到控申时,我心中曾萦绕一个疑问:在这方寸之间,如何守护那宏大的公平正义?当时的泰州市检察院控申检察部门主任李爱华告诉我:司法的公平正义,往往就蕴藏在这些看似“微小”的诉求之中,要用心去倾听群众心里话。

五年间,近千件信访事项的处理、无数个控告申诉案件的磨砺、一次次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让我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业务能手、江苏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带领的控申团队获评全省优秀办案团队。然而比荣誉更重的,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群众殷切的期盼。

以法为绳,解开群众“千千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次走进老王的面馆,看着他和妻子忙前忙后,我就庆幸,当初没有放弃这场矛盾化解。

老王夫妇的面馆,曾是他们平凡生活的支点,却被殷某盗刷支付宝“被贷款”近10万元。殷某虽被判刑,但盗窃所得早被挥霍一空。天价的贷款、无法挽回的损失让老王走上信访之路,再也无心经营面馆。面对近乎偏执的老王,我们双管齐下:一面抽丝剥茧,补充询问证人七次,调取支付宝交易记录上百页,用铁证回应老王对原案事实和证据的质疑;一面以心换心,持续上门走访、电话沟通。在吃了一次又一次闭门羹后,老王的态度从对抗逐渐转向信任。听证会上法理与情理交融,层层解开了老王的法结和心结,他最终承诺不再信访。同时,我们协调各方助力面馆重启,让老王的重心回归生活。如今老王的面馆生意红火,我也时常去光顾。他总是笑着对我说:“你每次吃完面都偷偷把钱付了,咱俩是一‘面’之交,更是君子之交。”

这声“君子之交”是对我们付出最好的回响,也让我真正理解了“执法如山”与“仁者爱人”的融合之道——不仅要明辨是非,更要修复创伤,重燃生活希望。

以爱为光,照亮坎坷前行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作为控申人,要以更深的共情、更实的举措去回应那些最急迫的呼救。

2023年3月的一天,杨阿姨急匆匆来到窗口,希望我们能帮帮她。我耐心倾听她的诉说,原来杨阿姨家的所有积蓄都被骗了,而她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是聋哑残疾人,孙女小语、外孙女小欢都属于困境儿童。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小欢又被查出骨龄闭合,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永远无法长高,而治疗费用尚无着落。核实情况后,我及时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为杨阿姨申请司法救助金6万元,还主动对接学校、社区、社保部门和企业,减免小语和小欢的在校伙食、社会保险等费用,纳入海检青年团、社区和爱心企业长期帮扶对象,同时协调残联为家中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指导。经过两年的治疗,小欢已按时长高,杨阿姨家也有了更多收入来源。她说,她本来快放弃这个家了,现在有党和政府关心,有检察机关挂念,她要用剩下的一口气拉着全家往前走。

小小控申窗,实为连心桥,桥这头,是我们俯身倾听的初心,桥那头,是群众舒展眉眼的信任。当我们在弱有所扶上精准发力,就是在以法治之力,托举起困境中的人生。

以责为盾,精准监督促公正

控申检察的本质是法律监督,这里或许没有惊天“大案”,但桩桩件件的“小案”都关乎民心安稳,控申检察更要以法律监督之力将“小案”办出高质效。

2023年10月的一天,黄某拨打12309电话反映公安机关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而不退还。经核实,黄某既没有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也退出了全部赃款,缴纳了全部罚金,公安机关长期不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已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类似情况,经过反复研讨,我们向公安机关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对此类问题提出纠正意见。之后,公安机关回函称已清退涉案保证金,并就此开展了专项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一案到千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恰恰体现在从“小切口”发现“大问题”,以一案之力推动类案之治,以检察监督捍卫司法公信力。

初心如青,征程如虹。回首来时路,有过委屈和挣扎,有过泪水和汗水,迈出的脚步却更加坚定。那些在矛盾中坚守、在困境中奔走、在监督中较真的日夜,早已熔铸为生命的底色。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星火指引下,我将继续以“青听”窗口为哨岗,听民声于细微处,解民忧于未发时,护公正于毫厘间,为万家安宁、山河晴朗,倾尽毕生赤诚。

标签:
责编: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