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会我的那些事
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
淮安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
汪彦

今年是我从事检察工作的第27个年头。这些年,我当过公诉人,获得过全省优秀公诉人称号,干过宣传教育,曾被评为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现在是公益诉讼检察的一员。身着检察蓝越久,我越觉得,在守护人民利益的同时,更多的是人民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民”的检察官。
做“人民”的检察官,就要听懂群众的诉求。记得在2005年,我参与办理了一起生产、销售伪劣农药、致使5400多亩麦田绝收的案件,这是当时江苏最大一起涉农案件,涉及农户之多、受害农田面积之广,前所未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尤其在苏北,农民一年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农田。

那天,我跟着科长去村里取证,农民老杨手里攥着枯死的麦苗,他说:“今年的收成全完了!这药打到地里,要影响几年的生产,我们老两口就靠这点收入……”在他的身后是破旧的红砖房,是房里瘫痪在床的老伴,他们眼神里的那种绝望和无助,让我至今都记在心上。我知道,他们要的是严惩犯罪,要的是修复损害。
我们加班加点,全面调查,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这起备受关注的涉农案件得以顺利结案,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和监管失职的嫌疑人先后受到法律的严惩。
为最大程度保障受害农户的权益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我们又积极参与推动受损农户的赔偿到位,并向农业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建议继续做好受害农户的后续帮扶,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特别欣慰的是,虽然案件涉及1300多农户,但从始至终,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案件的办理也得到了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肯定,称之为“检察机关得民心的工程。”
为了扩大案件影响力,以案释法,办案之余,我撰写了案件的长篇通讯稿,并被权威媒体刊载。从此,边办案边写稿成了我工作的常态。2009年底,因为兼具法律和新闻两个专业优势,我被遴选到淮安市检察院,开始负责宣传工作。虽然离开了我心爱的公诉岗位,但我心里想,能够接触到更多类型的案件,其实意味着我有更多机会,去学习和追索检察办案的意义,去理解和守护群众最朴素的情感,这于我,是成长,亦是责任。
此后的十四年,我撰写了各类稿件100多万字,记录过红通罪犯被缉拿归案的过程,撰写过袁建凌、李思雪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出版了全省首部生态司法保护长篇纪实文学《洪泽湖上》,淮安入选的3个指导性案例有2个源自我的报道……这些稿件里印象最深刻的是蚯蚓案。
记得在2022年5月24日,涟水县检察院报送的一条新闻线索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正在办理一起督促打击非法电捕蚯蚓的案件。在我们看来,蚯蚓在田间地头到处可见,抓蚯蚓怎么会损害公共利益。

承办检察官解释说,电捕蚯蚓的人用的是一种叫“地龙仪”的工具,每天能轻松抓获数百斤蚯蚓,而失去蚯蚓的土壤,土质会显著下降,严重影响粮食的收成。淮安是农业大市,是江苏乃至全国的重要产粮区,我意识到电捕蚯蚓这事可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重点关注。但正如办案需要证据,新闻也需要事实的佐证,我们决定办案和宣传同步推进。
我和承办检察官一起展开调查,先找到了当地的种粮大户老刘。老刘从事农业生产已经20多年,在他看来,蚯蚓不仅能疏松、改良土壤,还绿色环保,他的500亩试验田基本不施化肥,主要靠蚯蚓提高产量。还记得临走时,老刘困惑地问我,明明蚯蚓对生态的作用比麻雀、鱼更大,为啥法律保护它们,不保护蚯蚓?土壤生态保不住了,我们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肥沃的土壤吗?
他的问话令我心头一震,我们的公益诉讼就是要解决这样的良心之问呀。在省检察院的指导下,涟水县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制发了检察建议,我撰写的稿件先后在央视、央广、检察日报等媒体刊发,在全网引起了巨大反响。
好消息先后传来,先是农业农村部到涟水调研,点名让承办检察官参加座谈,该案还引起了上级关注,很快,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部署禁止电捕蚯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的专项行动,保护野生蚯蚓被先后写入了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出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还有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这一刻,我想,我终于能回答老刘提出的问题,当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与法治传播完美结合,我们守护了他最热爱的土地。
2023年10月,我调岗到了六部,和公益诉讼有了更深的羁绊,一年多来,我抓紧学习公益诉讼检察知识,同时,我也在思考,在上百条公益诉讼线索中,怎样才能最切中群众的需求。在省检察院指导下,我们围绕淮安特色开展“六长出题”工作,先后组织了食药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小专项,有关办案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刊推广,我指导、参与撰写的11个案例入选了全国、全省典型案例,牵头撰写的公益诉讼长篇纪实文学《人民的利益》,获得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从公诉席,到普法路,再到公益诉讼…… 岗位在变,经历在变,但向人民学习,理解和守护人民利益的初心永不会改变。
今年,是公益诉讼检察试点工作十周年,期待继续和各位兄弟姐妹一起,把“为了人民的利益”,写进每一起案件、每一次普法、每一份建议里,用检察官的忠诚与担当,去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