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畔,“镇水神兽”重见天日
2025-06-20 10:06  来源:江苏检察在线    
1

“镇水神兽”被建筑垃圾掩埋

检察机关助其重见天日

壁虎石雕原貌

“为祈江河安澜,百姓安居乐业,设置石雕壁虎一对,形成淮扬‘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水之宝物……”近日,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再次回访壁虎石雕,几名放学途中的孩童正指着石雕上镌刻的《壁虎石记》铭文仔细地读着。这座曾经“失踪”近十年的明朝“镇水神兽”终于重见天日,再焕生机。

时间回溯到今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作为“运河第一城”扬州的主城区,广陵区检察院迅速响应。检察官们沿着自行绘制的“大运河不可移动文物线路图”,借助无人机和大数据模型,对辖区167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巡查。

当跟着导航巡查至某镇时,尽管滴滴的导航声不断提示已到达文物位置,但本应矗立在此的“镇水神兽”——壁虎石雕竟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枯叶树枝和大片的渣土石块。

整改前,壁虎石雕被建筑垃圾掩埋

“镇水神兽”去哪儿了?检察官急忙走访周边群众,展开排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罪魁祸首竟是这成片的建筑垃圾——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壁虎石雕,就被掩埋在这座垃圾山下,近十年之久。

“这个石雕很珍贵的,这里的‘老扬州’都晓得它的故事。”走访中,年逾古稀的李奶奶把壁虎石雕的故事向检察官娓娓道来:明朝万历年间,扬州连续多年在六至九月暴雨连绵,江湖泛涨,灾情严重。人们遂于广陵古街北端河边置石雕壁虎一对,形成淮扬“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水之宝物。因年代久远,两只壁虎石雕现仅存一只,且头部、右爪及尾部损坏。2004年镇政府设石围栏,立解说牌进行保护,并作为景点对外开放。壁虎石雕承载着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平安生活的向往,是扬州运河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

2025年2月28日,广陵区检察院对壁虎石雕保护事宜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检察官通过勘验现场、查阅执法卷宗、咨询专业人员,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2016年,因淮扬运河故道和古街保护工程需要,属地政府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对壁虎石雕采取了钢罩保护措施。但工程建设因故停滞多年,导致壁虎石雕长期被建筑垃圾掩埋,文物安全缺乏保障。

为尽快解决“镇水神兽”的保护问题,3月8日,广陵区检察院会同文旅部门及属地政府开展磋商,提出要依法加强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石雕安全,维护历史风貌。文旅部门及属地政府虽认可各自的文物监管职责,但认为已对壁虎石雕采取了不锈钢罩保护措施,不存在对文物管理不到位的情形。

“用钢罩这一临时保护措施代替正式保护,致使壁虎石雕长期被建筑垃圾掩埋,可能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不利于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检察官介绍。3月17日,该院与文旅部门、属地政府开展第二次磋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文旅部门负责对壁虎石雕本体、标识牌进行修缮、维护,属地政府负责文物周边环境的整治。同时,该院建议属地政府明确临时保护措施的使用范围和期限,将其纳入文物保护专项方案报批,同步建立相关台账,定期检查,确保到期后及时解除或升级为永久性保护。

2025年3月20日,检察干警赴现场查看壁虎石雕周边环境整治情况

很快,属地政府通过了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计划下一步在清运垃圾的同时进行补植复绿,并修建通往石雕的步道。文旅部门编制了文物修缮方案,将为石雕设置雕花镂空的可视化保护罩。4月8日,在1000余吨的建筑垃圾被清运完成后,壁虎石雕终于露出了它青石质地的容颜。

标签:
责编: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