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检察院着力提升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深入融入检察实践,着力将人民监督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一是聚焦责任落实,激活联络机制。激活组织体系,健全“检察长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办公室统筹协调、各部门配合参与、全院干警共同推进”机制。激活责任落实,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分解到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及员额检察官,引导主动为代表委员履行监督职能提供服务。检察长坚持每年开展走访活动,登门递送“一封信”汇报检察工作、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2024年院领导共计主动走访代表委员42人次。
二是切入互动模式,拓宽联络渠道。做好常态化互动,每年向代表委员赠阅《检察日报》等报刊杂志,点对点转发“第二十条”等检察热点,主动推送亭湖检察专题工作纪实、检察官以案释法等,促使代表委员更加直观了解检察工作、更具针对性评议检察工作。打造精彩化互动,找准代表委员主业与检察工作的契合点,推动联络工作“破层出圈”。2024年,1篇人大代表风采被《检察日报》采用、4篇被“江苏检察在线”采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拍摄法治宣传视频,3期“淮戏里的法律”系列视频被省院推介。
三是坚持常态活动,增强联络实效。每年向区人大进行专题汇报和年度工作报告,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危险驾驶案件办理等主题得到代表高度关注。区“两会”期间,积极派员旁听检察工作报告分组审议,“原汁原味”记录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及时解答疑问,梳理归纳共性和个性问题,专题研究整改落实措施。2024年,市人大主要领导带队调研构建高质量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区人大2次来院专题调研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
四是主动接受监督,拉近联络距离。坚定“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检察自觉,主动为社会监督开窗口,邀请代表委员等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参与重要工作调研以及疑难复杂案件公开听证等活动,以“零距离联络”促进“实质化监督”。2024年,举办“共护知识产权 助力创新发展”等检察开放日活动17次,开展公开听证20次,邀请代表委员178人次走进检察、了解检察、监督检察。召开未成年人文身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座谈会等会议,现场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
五是推动衔接转化,放大联络效应。深化落实院《关于加强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案件化办理社情民意中的线索,衔接转化工作连续2年被写入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加强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协同研究》被市人大评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2024年,转化医疗机构无障碍环境建设等5件代表建议。落实人大代表“加大贫困边缘群体帮扶力度”建议,研发应用“督促保障特殊妇女医疗权益公益诉讼监督模型”,比对发现辖区适龄残疾妇女参加免费筛查率较低问题,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组织880余名残疾妇女参加筛查,获评全省“检护民生”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