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

姚路路
全国人大代表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
渔樵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秋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走进秋日的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樵种植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猪肥鱼欢的现代生态农业美景:养猪场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新一批的生猪等待出栏;种植园内,100多亩水芹长势喜人,静待收割;鱼群在水面下穿梭游戈,水美鱼肥。“父母给我取名‘路路’,寓意路路通罗马,事事能成功。现在我给这个名字赋予新的内涵,就是坚定不移的走出一条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致富路!”全国人大代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樵合作社理事长姚路路谈起自己的创业故事自豪地说。
“粪里淘金”
闯出新型创业路
姚路路是一名80后的“新农人”。2007年,在旁人诧异的目光中,跳出农门的姚路路又回到农村,怀揣着创业致富的梦想,在家乡办起了养猪场。勤学善思的她也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生猪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然而养猪事业在给她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猪粪等废水,直接排放这些粪水污染环境,而传统的工业化治污模式投入大、成本高,企业长期负担沉重。

田间地头的问题,破解之道还在田间地头之中。通过深入思考和系统调研,她决定用生态科技的方式解决农业污染的问题。为此,姚路路成立渔樵种植养殖合作社,开展“畜禽—菜—鱼”绿色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在水面上种植水生蔬菜、花卉、药材等,养殖产生的粪肥通过发酵后直接转化为种植水生蔬菜所需的有机肥料,并且在水底套养耐低氧耐肥水的黄鳝、甲鱼等鱼类,这样就形成了绿色可循环的产业产品体系,产出绿色安全高效的农产品。
通过渔樵合作社,姚路路先后带动一百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共同增收致富。为让更多群众受益,她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免费为农户传授种养技术、提供创业指导。目前,“渔樵模式”在全国建立了200个推广点,推广面积达3万余亩。姚路路也由一个“新农人”,成为乡亲口中的“田秀才”、农业发展的“领头雁”。她先后被评为宿迁市创业带头人、宿迁市脱贫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江苏省乡村振兴“头雁”项目带头人等。
积极履职
共享乡村振兴幸福路
2023年1月19日,姚路路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她始终将基层群众的心声和冷暖记在心间,将履职重心下沉,切实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鼓与呼、起而行、推而促。

姚路路深入基层调研,广泛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心声,先后撰写《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建立异地就医医保结算调剂金制度的建议》《关于加快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的建议》《关于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强村富民的建议》等一件件凝聚民意的代表建议提交到全国人代会上,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基层群众的声音带上去,上级的利民政策也要传下来。全国“两会”一结束,姚路路就马不停蹄地深入基层,到村居社区、种植棚、田间地头、公园议事厅等,将热气腾腾的全国“两会”精神带到群众身边,把最新的政策及时传递到一线。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
检察机关大有可为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姚路路也十分关注检察工作。“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渔樵。乡村振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这也包括检察机关。”姚路路多次在参加检察机关举办的检察开放日、座谈会等活动上说。
“乡村要振兴,法治需先行,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检察机关大有可为。”姚路路在谈到对检察机关的建议时表示,希望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严厉打击涉农犯罪为乡村振兴提供长远助力。
“既要帮助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要通过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此,姚路路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探索检察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的方式和途径。“如开展‘检察+代表委员+乡村振兴’联络制度,利用各级代表委员贴近群众的优势,联合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涉农公益诉讼检察、司法救助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检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