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护企 | 有偿删帖搞敲诈?被判十一年!
2024-08-09 09:55  来源:江苏检察在线    
1

发布多家企业负面信息

以交“公关费”为名

行敲诈勒索之实

面对“有偿删帖”

企业该如何救济

“以前遇到这种事情总是忍气吞声,经过这个案子,我们感受到只有法律才能真正保护我们企业应有的权益!”

6月6日,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涉案企业开展法治专题讲座,通过办理的案件,以案释法向企业宣传遭遇网络敲诈、网络侵权时的正确做法,听完检察官的讲述,该企业工作人员感叹道。

检察官在法治专题讲座上讲述的是宋某敲诈勒索案。宋某利用自媒体发布企业负面信息,以公关费为名有偿删帖,实则对多家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经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23年12月28日,法院一审以敲诈勒索罪判处被告人宋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20万元,并责令退还多个被害单位损失共计150万余元。宣判后,宋某不服,提出上诉。2024年4月16日,连云港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流量涨邪念生

2019年,宋某入职某企业工作,在闲暇之余,他搜集了自己所在企业的行业信息,并创立了微信公众号“AAA说故事”(化名),主要发布一些行业相关信息。

起初,新创的微信公众号没有什么知名度,随着宋某了解的行业内幕越来越多,其发布的内容也逐渐涉及更深层的行业资讯,公众号粉丝量逐渐增长至6万余人,且大多是业内人士。

此时,宋某产生了通过该微信公众号“捞金”的想法。宋某认为,一些行业内的“爆料”,无论内容真假,只要发布,往往就会影响企业形象甚至企业的股价,这正是知名企业的“软肋”,而删帖是最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发布某些负面“爆料”,相关企业一定会找上门来协调删除,自己便可借机收取费用。

以公关之名敲诈勒索

2021年年初,宋某开始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所谓的“爆料”信息,并有公司与其联系删帖。

“该司领导必备技能是PUA(全称Pick-up Artist,意为‘搭讪艺术家’,俗称‘恋爱大师’,此处指职场中上级通过话术对下属的精神控制),你了解吗?”2021年4月的一天,宋某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虽然没有点名,但粉丝和行业内人员一眼就能看出宋某说的就是某公司。文章发布后不久,该公司工作人员便联系宋某希望其删除该文章。

“我已经掌握了公司的大量爆料材料,只要和我签署公关合同并支付费用便可以删除,我以后不再继续发公司的负面报道。”面对该公司的要求,宋某说道。他甚至给该工作人员发信息说“钱不到账,文章不撤”“你看其他公司都已经和我签订合同了”等等。在宋某的各种明示、暗示下,最终,该公司与其签订了期限为两年的“公关合同”,交了30万元“服务费”。

就这样,宋某专门搜集并发布多家知名企业的负面信息,在2021年1月至10月间迫使被害企业与其联系并签订“公关合同”,合同费用从12万元至70万元不等。甚至在某家企业打款后,宋某觉得来钱太快,仅一个多月后再次发布该企业负面信息,并要求该企业在原有基础上续签35万元的合同。短短10个月,宋某敲诈勒索多家企业172万元,其中实际得款153万元。

2021年11月17日,被宋某敲诈的一家企业无法忍受宋某的威胁,选择报警。次日,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对该案立案侦查。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许多企业经常会遇到自媒体账号发布负面信息或是造谣,想删帖就要交“公关费”的事情,为了维护企业形象和股价,有些企业只好选择忍气吞声花钱“消灾”。

因宋某的行为严重侵害企业权益,侦查阶段,海州区检察院应邀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从还原企业被胁迫的过程、核实企业同意支付钱款的原因、微信公众号上文章的来源及真实性等10余个方面进行侦查取证,不断夯实证据基础。

2022年3月11日,该案被移送至海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在审查过程中,办案检察官根据被害人陈述、手机聊天记录等客观性证据,逐个梳理每家企业被敲诈勒索的时间、金额等事实,分析宋某对多家企业实施敲诈勒索行为的证据。

2022年6月2日,海州区检察院召开检委会会议对宋某敲诈勒索案进行讨论。

“要严格区分舆论监督、网络维权与敲诈勒索的界限。该案中,宋某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利用被害企业害怕负面报道损害商业信誉的心理,专门搜集、发布企业负面信息,最终通过公关费用的名义迫使企业支付删帖费、消除负面影响,不符合等价有偿原则,是典型的敲诈勒索行为。”2022年6月2日,海州区检察院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对该案进行讨论,该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王义云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讨论,大家最终认定宋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2022年6月24日,海州区检察院以宋某涉嫌敲诈勒索罪提起公诉。

2022年6月24日,海州区检察院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宋某提起公诉。

在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发现很多企业遇到自媒体敲诈勒索时,往往不太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为了帮助企业更加健康、有序地经营,该院在分析研判和实地走访后,于2022年12月20日向被害企业制发企业风险提示函,并联合公安机关开展网络空间治理,专项打击“舆情敲诈”网络犯罪。

针对该案特点,海州区检察院依托检察护企“检察蓝护航岗”,为涉案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和专题讲座,通过以案释法向企业宣传遭遇网络敲诈、网络侵权时的正确做法,帮助企业合法经营,保障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2023年12月,依托“检察蓝护航岗”,检察官为辖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保障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图为办案检察官为企业法务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

“通过这个案件的办理,我们自身也在不断反思,要提升正确应对舆情、处理舆情的能力,有了你们的帮助,在遇到类似事件时,我们会第一时间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再受‘敲诈’之苦。”2022年12月30日,被害企业向检察机关送达了回函。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海州区检察院梳理办理的“新闻敲诈”“按键伤企”案件后,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问需于企,针对企业提出的如何区分宣传费和敲诈勒索、遇到不良自媒体恶意抹黑企业形象该如何维权等问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2024年以来,该院在全区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员工法律风险防范等各项主题普法讲座30余场。

检察官提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少数自媒体从业者从事“造谣引流”“舆情敲诈”“有偿删帖”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互联网生态环境,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必将受到法律制裁。4月至6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从严整治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广大网民和企业也不要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当遭遇网络敲诈、网络侵权时,应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请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健康有序、和谐清朗的网络环境。

标签:
责编:颜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