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栉风沐雨,三十载正气昭彰。
江苏省见义勇为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至上,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与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以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为己任,稳步推进见义勇为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进程。1995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率先构建起兼具江苏特色与时代特征的见义勇为工作体系。三十年来,全省见义勇为事业蓬勃发展,见义勇为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英雄模范如群星闪耀般不断涌现:累计褒奖见义勇为人员13.07万名,发放奖金、抚恤金、慰问金共计8.01亿元;292人因见义勇为牺牲,其中112人被评定为烈士,247人英勇负伤,177人被评定为残疾;749人获省政府授予的“见义勇为称号”,47人获评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用数字镌刻下正义的分量。
法治护航:让英雄一时壮举,享一世荣光
1991年5月20日,镇江丹阳农民高兴大在与纵火歹徒的搏斗中,不幸从楼顶坠落造成高位截瘫。尽管当地党委政府及时筹款救治、翻新房屋,但家庭生活仍深陷困境。1995年《条例》的颁布实施,为这个负重前行的家庭带来了法治的曙光。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会以“娘家人”的担当,积极联动党委政府,逐项破解康复疗养、伤残抚恤、子女就学等难题。三十四年岁月流转,如今的高兴大看着两个女儿成家立业、生活美满,心中满是慰藉。从1995年首次颁布到2002年、2009年两次修正,再到2018年11月23日全面修订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历经三次迭代升级,始终以法治思维回应时代诉求,在顶层设计上不断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工作机制,配套出台见义勇为确认、表彰、优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了合法、合理、合情地回应社会关切与人民期盼。
为义举撑腰,让勇者无忧。2019年,在无锡新桥服务区餐厅务工的陈传香,为救助他人被持刀歹徒砍伤,被依法确认为“见义勇为人员”。这份荣誉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先后荣获“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等多项称号,从餐厅服务员转型为服务区专职安全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22年牵头组建“陈传香志愿服务队”,在平凡岗位上续写榜样力量。同样在2019年,如皋籍青年丁鑫军在浙江舟山跳海救人不幸牺牲,依据《条例》规定,相关部门迅速落实遗属就业帮扶、子女就学资助等政策,其儿子于 2025年顺利考入华南农业大学。从个人成长到家庭保障,法治的温度始终萦绕在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属身边。
群星闪耀:以凡人大义,铸时代精神
三十载法治护航,江苏大地上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他们年龄不同、职业各异,却在危难关头作出了同样的选择:面对违法犯罪,他们嫉恶如仇、挺身而出;面对灾害事故,他们临危不惧、逆向而行;面对他人遇险,他们奋不顾身、守望相助,用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内涵。
2001年11月12日,周光裕为阻止歹徒行凶壮烈牺牲。2008年,南京将其牺牲日定为“见义勇为宣传日”,至今已连续举办18届。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由社区党员、高校学生、退休市民组成的“追光者”志愿队应运而生,以“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为使命,将《条例》的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传递到城市肌理的每个角落。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中,盐城152名农民工组成“救生铁军”,在京港澳高速南岗洼段从洪水中夺回182条生命,用朴实行动诠释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2025年10月18日,连云港市民王玉平面对海边落水者,携带救生圈冷静观察浪潮规律,趁涨潮间隙跃入海中,以智慧与勇气成功施救。如今,“见义勇为”蔚然成风,“见义众为”凝聚合力,“见义智为”成为共识,共同构成新时代江苏的精神风景线。
系统思维:用制度保障,践尊崇礼遇
壮举定格瞬间,保障贵在长久。江苏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问题导向,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见义勇为保障体系。省政府牵头制定见义勇为称号评定办法,省公安厅、财政厅、教育厅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围绕确认程序、抚恤优待、经费保障、公共服务等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将医疗救治、伤亡抚恤、就业安置、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优抚政策落到实处。
全省128家见义勇为基金会、1866个基层工作站织密关爱网络,固化走访慰问、疗养休养、人身保险等制度。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相关单位为见义勇为称号获得者提供综合医疗保险、健康体检等服务;无锡、镇江等地党政领导带队走访困难家庭,苏州、南通开通负伤人员救治绿色通道,徐州、连云港等地开展“大走访”精准帮扶,扬州实现三甲医院见义勇为工作站全覆盖,常州、淮安等地创新优抚载体,让见义勇为人员的幸福感、荣誉感、获得感持续增强。从“夏送清凉”到“金秋助学”,从紧急救治到长期帮扶,制度的刚性保障与人文的柔性关怀相得益彰。
引领风尚:让星火成炬,扬正气清风
江苏省坚持将传统美德传承与现代文明培育相结合,把宣传引导贯穿见义勇为工作全过程,让正义之声响彻江淮大地。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开设《身边的见义勇为》栏目,在新华日报社设立《大义江苏、勇者风尚》专栏,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全省建成232个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广场,让正义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常态化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固化“见义勇为宣传日(周)”活动,深化“五进”宣传,组织英模子女参加“江苏少年警校”夏训营,让义勇精神代代相传。
2025年11月1日,无锡第九届见义勇为宣传日活动中,“万块大屏颂义勇”“百场宣讲进社区”同步开展,“锡小勇”“锡小义”卡通 IP 全新亮相,让正义形象更接地气;11月3日至5日,徐州举办“勇者无畏,义路同行”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奏响新时代正气歌;常州开通见义勇为公益宣传车、上线“龙城义勇号”主题列车,淮安开展“榜样力量、照亮青春”英模进校园活动,引导青少年掌握“见义智为”方法。在爆火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现场,见义勇为视频循环播放、标语醒目展示,英模代表受邀主席台观赛,数万名观众起立致敬,让赛场成为传递正能量的重要阵地。
时代呼唤正义,文明需要担当。三十载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江苏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化见义勇为法治化建设,让英雄模范受尊崇、让见义勇为有保障、让正义精神广弘扬,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让见义勇为在江淮大地上行稳致远、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