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面提档升级后的江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江阴市综治中心”)正式焕新启用。作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以及江苏省平安建设“优等生”,江阴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创新打造“最多跑一地 ‘澄’心解民忧”品牌,2024年群众安全感达99.67%,已连续四年稳居无锡首位、全省前列。

多元聚合: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江阴市综治中心深度聚合政法单位、行业部门及社会力量,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单位常驻,住建、总工会等18个行业主管部门和群团组织轮驻,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6个品牌工作室等组织和社会力量入驻,未进驻部门也随时待命、随叫随到。无论是家事纠纷、邻里矛盾,还是消费维权、交通事故赔偿,只要群众有所需,中心必定积极回应。
市民徐某家庭困难,其丈夫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江阴市综治中心交通事故纠纷专调组织受理后,迅速组织了徐某、驾驶员、保险公司等多方进行调解,虽首次未成功,但随后,法律援助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多部门介入,多地调查取证,积极争取赔偿,最终徐某获得赔偿金200余万元。徐某感慨:“这里不仅有专业团队,更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据悉,江阴市综治中心细化入驻单位职责清单,建立并完善首接负责、联动处置、研判预警、协调调度、督办评价等机制,实行“日信息交换、周分析处置、月研判报告”管理模式,推动各相关单位依法履职、形成合力,确保群众诉求“有人管、管到底”。2024年以来,江阴市综治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2335批3788人次。
智慧解纷:矛盾化解“三级调处”精准高效
“原本以为要打官司,没想到中心直接帮我解决了!”市民小王因工伤赔偿争议来访,经了解,小王与雇主之间已在镇级综治中心调解过,但赔偿金额始终未能谈拢。在“澄薪无忧”工作室调解员组织下,江阴市综治中心为小王提供了专业法律咨询,并联系进行仲裁,最终成功化解纠纷。

依托市镇村三级综治网络,江阴构建“调解优先、分类流转、多方联动、联合化解”的递进式解纷体系,按照来访事项分流规则,对简易矛盾纠纷、一般矛盾纠纷、疑难矛盾纠纷实行“三级调处”。江阴市综治中心还研发应用群众来访登记处置系统,汇聚多渠道、多类型、多领域矛盾问题,实现查询关联信息、跟踪业务处置、综合分析研判、全程督办调度等多个功能,确保矛盾纠纷“件件有回音”。
全域联防:织密平安网,守护“烟火气”
未成年人小刘平时在学校行为较为叛逆,学校多次教育但效果不明显,遂向爱心副校长求助。随后,爱心副校长通过江阴市综治中心“澄爱护苗”工作室,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共同参与,家校社三方合力为小刘制定个性关爱帮扶方案。一段时间后,小刘逐渐回归正轨。
据了解,升级后的江阴市综治中心特别引进青少年权益保护、心理服务等社会组织,强化涉校矛盾风险联动处置,着力压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这是中心加强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举措之一。

此外,江阴市综治中心在治安防控上“三管齐下”,人防、物防、技防协同发力,为城市装上“安全锁”。在学校、医院等场所,“最小应急单元”试点落地,实现突发情况“秒响应”。社区里,民警与网格员“肩并肩”,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无论是纠纷调解还是隐患排查,事事有人盯、环环有人抓。从校园内外到街头巷尾,平安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从“一站式”到“规范化”,从“解民忧”到“创平安”,江阴市综治中心的焕新之路,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每一份诉求都被认真倾听,每一起矛盾都得到妥善化解,每一寸平安都被悉心守护,共同绘就了“‘澄’心为民”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