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我们有多久没有举着手机找信号了?
当网络信号穿过电波、进入屏幕,千里外的音画即刻出现在眼前。可若时光倒退十年,登山临海、步入地库地铁,信号偶尔化为“无服务”,沉浸网络世界的快乐就此中断。
为了不再“人找信号”,江苏移动始终坚守为客户打造一流网络的初心,在拓宽覆盖、挖潜深度和提升网络质量等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信号”不断延伸,人们的美好生活亦在逐级加码。不论场景如何变换,在空间狭小的电梯、搭乘高铁看窗外风景飞速掠过,或是来到万人演唱会、旺季时节的景区,人们都能体会到信号满格、网络畅联的便捷,自由穿梭数字世界。
(在苏州鸭头湾附近的湖边高塔上部署5G网络设备)
移山跨海,全域覆盖
南通黄海,109座基站迎风而立,将移动5G网络信号覆盖延伸到离岸100公里内的海面。曾经,以海为生的渔民们在茫茫大海上时常与外界失去联系,必要时候用卫星电话进行通信,联络并不方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江苏移动迎难而上,面对江苏水域众多的特点,率先完成“江河湖海”5G网络全覆盖的目标。
其实,海上5G基站的建设绝非易事,选址困难如拦路虎横亘在前,设备运输更是充满挑战。然而,江苏移动无畏艰难,专项团队每天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颠簸3小时,运送着六七十斤重的设备。他们以“陆基+岛屿+风电平台”的创新方式,精心打造出“沿海体验优、近海信号稳、远海呼得着”的海洋精品无线网,让海上作业的渔民、航行的船只不再孤单漂泊。
此前,太湖5G网络覆盖任务的启动,同样为142公里湖岸线带来了全新的通信活力。自2021年以来,江苏移动精密布局,着力攻克湖心建站没有附着点的难题,为这片美丽的水域织就了一张信号满格的通信大网。针对淡水水域,江苏移动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基站进行5G升级,细致排查并填补网络信号盲区,让5G网络信号覆满水面。
江河湖海5G网络全覆盖的成果来之不易,它让海洋不再是通信的盲区,太湖、长江以及一众水域的美丽风光与数字世界相融合。通信基础的扎实覆盖,还将为江苏海洋经济、水域治理、企业发展等有效赋能,“鱼米之乡”的现代化面貌将不断焕发光彩。
(移动网络技术人员在盐城市盐东镇坞港村建设5G基站)
通达乡村,畅联末梢
从一望无际的田垄到炊烟渺渺的居落,江苏移动锚定“有人的地方就有移动网络”目标,将5G网络信号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畅联乡村末梢。
在盐城七灶河村,每隔几公里就耸立着一座移动5G基站,为乡村的智慧农业发展提供着坚实的网络保障。为了满足村里机械化、智慧化种植需求,江苏移动在基站建设前进行了深入调研。他们详细了解当地耕地分布情况以及道路、沟渠走向,精心规划基站布局,确保新建基站能够合理分布,最大限度地覆盖农田区域。建站完成后,技术人员又通过调整天线角度和方向等方式,对覆盖区域网络进行精准优化,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徐州沙集镇东风村,曾经是一个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的村落。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里摇身一变,成了全国闻名的淘宝村、富裕村。在东风村的发展过程中,江苏移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率先实现了对沙集镇区、东风村等电商聚集区的网络覆盖,为当地的电商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陆续实现了村内淘宝加工厂集中区域宽带覆盖、淘宝村宽带全覆盖,直至实现千兆网络入户。如今,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在这里深度交融,村民们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近年来,江苏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全国率先实现“镇镇通5G、户户通光纤”农村网络通信工程全覆盖。从起伏的丘陵到广袤的海域,从工业乡镇到农业田地,江苏移动在乡村建设5G基站超3万个,覆盖所有农村,同时让农村有线宽带网络覆盖1500万户,全部具备千兆光网接入能力。
(优化居民区地下车库的网络信号)
深入地下,不再“失联”
一直以来,电梯、地下室无线网络信号覆盖都是关系群众通信体验和安全感的民生大事。这些场所由于环境封闭,区域结构复杂,室外信号难以穿透,存在较多网络信号盲区,影响了突发事件时老百姓的应急通信保障。
今年江苏省政府将“新增2500个公共地下空间4G/5G信号覆盖”纳入2024年省政府12类55件民生实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江苏移动聚焦电梯、地下室等民生场景,对信号覆盖薄弱点进行全面摸排、精准定位,实现信号质量跨越式提升。
在宿迁,网络通信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以前信号弱,电话有时打不出去,现在什么都不耽误。”不少市民发现,曾经常常丢失信号的电梯、地下室区域,如今打电话和上网都十分顺畅。这得益于移动网络保障人员对全市上万部电梯开展的覆盖扫盲行动,累计覆盖电梯超15000部,覆盖比例达90%以上。
不止如此,江苏移动还围绕政务中心、文旅场景、医疗机构、高等学校、交通枢纽、重点商超、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8类重点场景,全力推进公共地下空间5G网络信号覆盖。
接下来,江苏移动将着力提升网络质效,让千行百业、千家万户享受到覆盖更广、质量更优的网络体验。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童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