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喂蟹、大数据管塘!淮安洪泽湖大闸蟹示范区迎丰收
2025-10-15 16:22  来源:新华报业网    
1

金秋时节,蟹肥膏满。在淮安市洪泽区西顺河镇的洪泽湖大闸蟹生态养殖示范区里,连片塘口如镜面般铺开,波光粼粼映着蓝天。塘圩边,养殖户孔维康指尖轻点遥控器,无人机载着饲料缓缓升空,盘旋间将饲料均匀洒向水面,激起阵阵细碎涟漪——这幅“科技养蟹”的画面,如今已是示范区的日常。

“以前投喂饲料可不是这样轻松。”孔维康停下操作,指着眼前的塘口回忆。过去投喂一个塘口,得两个人配合,一人划船、一人弯腰撒料,忙活半小时才能喂完;如今有了智能化养殖设备,单靠一台无人机,几分钟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既省人力,又能精准控制饲料用量。

不远处,养殖户胡海芹夫妻正合力拉起蟹笼。刚出水的大闸蟹挥舞着螯钳,青壳白肚、色泽鲜亮。“你看这品相多好!”胡海芹拿起一只蟹,笑意藏不住,“现在养殖全程都有智能化、标准化支撑,从蟹苗投放、日常喂养到塘口管理,都有专业指导。辛苦一个夏天,看到这样的丰收成果,值了!”

这片让养殖户安心的生态养殖示范区,由洪泽湖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占地达8850亩。自2022年底起,项目分三期推进塘口改造,今年3月全部完成,目前已入驻201户养殖户,从蟹苗选购、科学喂养到市场销售,提供全链条服务。

“科技是园区养殖的核心支撑。”洪泽湖建设投资集团工程师张勤芝道出关键。园区全面应用在线监测、精准投喂、智能增氧等自动化技术,走进智慧养殖大数据决策中心,大屏上55个监控点位实时传回基地实况,养殖水体的温度、含氧量、PH值等关键指标不停跳动。一旦数据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确保塘口环境稳定。

“今年每亩投放约2000只蟹苗,靠科学管控,螃蟹规格特别好。”张勤芝介绍,目前园区内母蟹平均规格达3两,公蟹均在4两以上,亩产量提升至300到400斤,亩均产值有望突破2万元,“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大闸蟹品质,更鼓起了养殖户和村集体的“钱袋子”。相较塘口改造前,去年园区内养殖户平均增收50%以上,还带动周边5 个村集体年均增收超30万元,真正实现“养蟹富民”。

放眼洪泽全区,今年大闸蟹养殖面积约8万亩,依托科技赋能,产量、品质均高于往年,预计总产量达1万吨左右,产值超10亿元。目前,当地大闸蟹已全面捕捞上市,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成刘娟 舒畅 陈凯 陈亮)

标签:
责编: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