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洪泽区开展多样暑期活动 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2025-08-27 16:08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消防车为什么是红色的?”“戴草帽的老爷爷手里拿的叉子有什么用?”“镇水铁牛怎么是趴着的?”……日前,在淮安市洪泽区级机关工委组织的第二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30多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消防大队和洪泽湖博物馆,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求知欲、拓宽视野。

今年暑假,洪泽区继续探索“暑期托管+研学实践+文明实践”模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快乐实践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升能力,度过一个安全、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8月下旬,为期一个多月的洪泽区爱心暑托班已陆续结班,全区17个班共812名学生顺利“毕业”。据区关工委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依托社区及学校现有资源,累计开展文化课程2176课时、活动类课程1036课时。除延续以往广受欢迎的阅读辅导、趣味绘画、音乐律动等课程外,还特邀6个大学生团队打造系列特色科普课堂,进一步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来自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的“薪火洪泽 爱心护苗”志愿团队,结合专业知识策划了知识科普与兴趣培养课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心益伴”团队开设了趣味数学、“三航”科普、心理健康等多维课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航心”团队则通过互动实验,生动普及航空航天知识。这些课程紧贴儿童认知规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学生家长李女士表示:“暑托班既解决了‘看护难’的问题,又通过丰富的课程让孩子收获成长与快乐,真是一举多得。”

千年古堤、洪泽湖博物馆、大闸蟹养殖基地、淮宝县政府旧址、未成年人普法驿站……洪泽区还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人文和历史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暑期研学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至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在洪泽湖博物馆,孩子们近距离观摩文物、体验非遗手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洪泽湖大堤,他们聆听讲解、观察生态,增强环保意识和家乡认同感;在紫藤驿站参与志愿服务,学习关爱他人、融入社会。

近年兴起的中医药研学活动备受喜爱。在洪泽中医院开展的中医药文化研学活动中,孩子们亲手触摸黄芪、枸杞等常见药材,学习辨别其形态与功效,好奇地询问着每一味草药的故事;聆听“望、闻、问、切”的诊疗智慧讲解,观摩名医接诊场景,直观感受中医诊疗的独特逻辑;通过针灸铜人真切感受人体穴位经络,对人体与中医的关联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仅了解了常见中草药的药用价值,还积极参与中药猜谜游戏,亲手制作中药香囊。活动结束时,洪泽区中医院为孩子们颁发“小中医未来星”荣誉证书,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中医药文化。医院工作人员余凌姗介绍:“我们已成功举办五期中医药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教学,不仅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也让他们感受到传统医学的魅力,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承。”

此外,洪泽区还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空间,推出亲子阅读、非遗剪纸、草编体验等系列活动,持续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 龚建军 高帅 费闲

标签:
责编:顾志铭